自香港外國記者會邀請陳浩天午餐會演講後,建制派已不斷要求特區政府收回香港外國記者會的租借物業,及至上星期特區政府突然拒續工作簽證予該會副主席馬凱,一連串明顯的秋後算賬行為固然令人側目,更令人擔心對言論自由的傷害,因為沒有合理理由下拒絕簽發工作簽證等於驅逐外國記者,行徑猶如北京政府透過拒絕簽發記者的工作簽證,逼使在中國工作的記者乖乖聽話。
即使入境處如何官腔地不會評論個別個案,但從外交部駐港公署指「簽證屬一國主權範圍,外國無權干預」看來,誰主張、誰跟從,其實頗為清清楚楚,亦映照出香港人擔心卻又已知的事實——「一國兩制」已在名存實亡的道路上。
自回歸以來,北京以天朝主義的路線,加上建制與特區政府的配合,訂下越來越多的規範及所謂的「紅線」,「紅線」不單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闊。即使當年闖關失敗的23條立法,亦只針對破壞國家統一或顛覆的行為,但今日的「紅線」,已拉闊至「講獨」的地步。訂下越多且闊的「紅線」,目的自然是進一步將「一國兩制」下香港的高度自治回收到北京政府手中,藉不同的事件將言論自由的範圍越收越窄,最終目標就是蠶食「一國兩制」下的言論自由,將其扭捏成北京政府心目中的「言論自由」範式。
從外國記者協會邀請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午餐會演講到今次拒續工作簽證予該會副主席,顯示北京不斷以國家安全之名打壓,蠶食原來「一國兩制」下保障的言論自由,在特區政府的配合下,甚至不惜拋棄香港的國際形象。上月英國政府向國會提交新一期的《香港半年報告書》,報告書關注香港的「高度自治」及《基本法》下的權利和自由持續受壓,同月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發表的《世界經濟自由度2018年度報告》,香港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但報告同時憂慮北京的干涉會侵害香港的榜首地位。
香港國際形象的重要,從前或許還有作為中國窗口的角色,但在中國「厲害了,我的國」的民族主義擴張下,窗口的角色逐見式微,反須得認清香港國際形象的重要在於區分香港與中國,以今次拒續工作簽證予馬凱事件為例,國際間對特區政府以北京政府一樣的手段對待新聞工作者,看在眼內會有甚麼想法,最終特區政府將自身的國際形象毀於一旦。(本文獲香港《蘋果日報》和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為《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