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教公民》:大學變小學 管治變獨裁

黃偉國    2019年04月13日 00:00:00
三四十年前高薪養廉的概念,在權力集中及獨裁的香港大學權力脈絡中,早已過時失效。(湯森路透)

近年來關於院校管治的新聞,報導的焦點只環繞師生「挑戰」大學管理層的政策,繼而透過集體行動表達訴求,最終校方拒絕師生的訴求,問題不斷延續下去:由浸大的普通活畢業試事件,完全忽視評估機制的漏洞;到理大以節省資源為理由終止社工學科講師的合約,完全漠視他們在教學崗位的付出及貢獻;甚至港大校方被懷疑包庇論文做假的事件,涉及醜聞的教授依然高薪厚祿,而揭發事件的教授卻被迫離職。然後再揭發八大校長薪酬過高,根據早已公開的某一所院校報告,九龍塘某大的校長的月薪是$631,000(甚至有可能更多),但該校基層員工的入薪月薪只有$11,200;相差達57倍,結果激怒該校的管理層,派人將貼在民主牆的相關大字報撕下,還發信控告該校的工會「侵犯個人私隱」。

 

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大學管理層一般受到大學員工及社會的尊重,因為香港社會盲目崇尚精英主義,誤以為學歷高,地位高的教授及管理層,既然讀咁多書,理應知書識禮,講制度,講公道等。當然,當院校領導層不斷宣傳重視管治之際,言猶在耳,上述的事件反映大學管治問題的本質:領導及管理層的權力有否受到校內的機制約束?還是校長及管理層可以隻手遮天之餘,更善用機制及制度的漏洞,欺凌他們眼中不聽話的員工,製造恐懼,迫使其他的同事緘默?筆者提出以下三點:

 

一、大學絕對不是及不應成為某一位校長或者某一批領導管理層的弄權俱樂部,進而以權謀私,利用自身的權力,度身訂造對自己有利的政策或優惠,由薪水福利,到運用大學資料。當然,不明院校權力分佈或者偏袒校方的意見提出:「大學校長不是政客,無需向教職員及學生問責;批評校方的意見只是目無師長,不服從權威」,又或者「大學生太多自由,教授太多特權了,一旦對校方不滿就加以批評,實在有失身份」。

 

這些批評,只是反映他們要求大學教職員工及學生,如奴才一般的馴化、忠心及聽話;更故意矮化他們只是一批製造麻煩及燥音的「搞事棍」,對於高層鐵證如山的濫權、欺凌員工、動輒以解僱及中止合約的手段威嚇員工要佢無咗份工。針對學生的,以「辱校罪」或觸犯校規,以黑暗作業的形式,罰停課,甚至踢出校。而這些狀況,早已在中、小學的高壓獨裁統治中出現。

 

二、表面上校董會監督對校長的表現,實際上校董會能否發揮監督的效能,早已受人質疑,包括不能單靠一年六至八次的校董會議來進行監督。會議的議程由校董會主席控制,對於針對校方的議題,主席有絕對的權力不放在正式會議中討論。加上政府及校方委任的必然委員過半,教職員及學生在校董會仍然是少數派。還有,這些校董會成員的表現更無人監督,因此造成不少校董只是尸位素餐,又或者充當舉手機器,甚至經常缺席,對校政一無所知。因此,若果有人以為校董會能夠監督大學管治,實際上只是一場誤會。這種情況,有如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的校董會一樣,要到羅婉儀老師在校內跳樓自殺身亡,才發現在整件人為的悲劇裡面,校董會有等於無。

 

三、有批評指大學早有政策及機制以保障職員的權益,大學領導層濫權只是個別例子。但是,由近年來有某些大學內部傳出的消息,當學系招聘助理教授,又或者當現任同事升職及續約的時候,校長竟然充當最後的把關人,過程中可以完全漠視學系或學院的意見及推薦,又或者故意不讓涉及的申請者及同事,知悉過程中有高層人士可以從中作梗及包庇,隻手遮天早已存在。有如中小學教師為保飯碗,早已成為管理層獨裁統治下的受害者及加害者?

 

大學校長的職責,本應只是宏觀地執掌校政,更重要的是其籌款能力,為大學開闢財源;但現在竟然不務正業,細微到連請人及升職續約都唔放過,加上校長有權不問責,在位的高層及委員既唯命是從又不敢異議,這是否意味著大學現存的制度及政策,只是用作偽裝管治,或者作為選擇性地對付不順從教職員及學生的武器?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三四十年前高薪養廉的概念,在權力集中及獨裁的大學權力脈絡中,早已過時失效。面對當下的狀況,高教界的持份者又情何以堪?(本文章原刊於《蘋果日報》觀點版,由作者及《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作者為高教公民召集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