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最矚目的新發展,當屬歐盟在5月24日(上週五)發出正式的外交照會,宣示其反對相關修訂的立場。顯然易見,不只美國,整個國際社會對修例的觀感都極為負面,一旦美國因應《逃犯條例》修改或直接取消《香港政策法》,可以預期,其他西方國家均會作出相應的跟進行動。《逃犯條例》賭上的,是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百年基業。
毫不諱言,《逃犯條例》若果獲得通過,幾近可以肯定美國會在《香港政策法》上做文章。最新的例證,是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發給特首林鄭月娥的信件。當中明確指出,《香港政策法》中給予香港有別於內地的優待,重要前設是本港維持足夠的自主性,而《逃犯條例》將會令香港自主受到「不能修復的傷害」(irreparably damage)。即使美國最終沒有完全取消《香港政策法》,只是對其中一、兩項的特殊待遇作出修訂,如特區護照的簽證優待、視香港為獨特關稅區等,也足以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重創。
令情況更糟的是,按現時情況來看,美國一旦重新檢視香港的特殊待遇和地位,歐盟各國有很大機會作出相應的行動。除了上週五發出的外交照會,在歐盟處於領導地位的德國,便決定給予涉及旺角騷亂的本土民主前線黃台仰及李東昇難民庇護。這就意味著有關方面對香港整個體制、政治自主性投下了不信任的一票,並視一國兩制已淪落為「一國1.5制」,甚或是「一國一制」。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歐盟現時已視中國為「系統性的競爭對手」(systematic rival;載於2019年3月歐盟最新的對華策略文件),歐盟又有何誘因維持香港有別於內地的優待?
西方世界對《逃犯條例》的反應如此之大,原因無他,在於修例其實是將香港百多年來的「規矩」(其實也是本港成功的基石)徹底反轉:香港自開埠以來,便有著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在東西、中美 / 中英兩大陣營之間,不為意識形態、「政治正確」所束縛,有時更會向宗主國(英國)說「不」,令各方勢力均能在此地各取所需(最起碼表面上如此);更甚者,在某些關鍵時候,能在陣營的夾縫之中見縫插針,作出平衡,以換取自身的生存空間。《逃犯條例》的通過,除了顯示本港再難言自主外,更是將各方的平衡打破,令香港徹底倒向北京一方:內地的「法律武器」隨時可在香港發揮影響力。當情形發展至此,西方國家自然視本港為一個中國沿岸的普通城市,她們對香港從新定位,實在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
無論如何,西方世界已是或明或暗地劃了紅線,《逃犯條例》通過之日,距離各項惠港政策撤銷之日亦不遠矣,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也會隨之煙消雲散。今日,香港已走到歷史發展的十字路口,願天祐香港!(本文由香港《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作者為《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