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革新論》:港府已墮入無法管治之深淵

施家潤     2019年08月07日 07:00:00
如何收拾眼前這個自找麻煩的殘局,都足以令港府疲於奔命,但歸根究底全都是政府咎由自取。(湯森路透)

縱使日前元朗遊行沒有獲發「不反對通知書」,政府亦高調呼籲市民不要參與違法行為,大量市民當天下午仍聚集元朗街頭,繼續爭取五大訴求及反對白色恐懼。

 

如果二百萬人上街是對特區管治敲響重要警號,在不獲「不反對通知書」下的元朗遊行則是另一個重要的警號。政府與警方的如意算盤,原是希望透過不發出「不反對通知書」,限制市民遊行以圖阻撓現時每星期不同地區、遍地開花的遊行,然而元朗遊行說明了社會大眾對五大訴求的堅持,亦代表着香港已步入無管之城——即政府無法管治及沒有管治的認受性。

 

相信政府也想不到一場「反送中」運動,能令政府急速淪落成「跛腳鴨」政府,不僅具爭議性的政策無法推行,連正常維持政府有效運作也做不到。除了每星期被動地撲火外,如何收拾這個自找麻煩的殘局,都足以令政府疲於奔命,但歸根究底全都是政府咎由自取。

 

咎由自取並不單指政府提出一條惡法,而是當面對社會輿論、回應市民訴求的手段,可謂慘不忍睹。眾所周知要解決重大社會事件,除了要避免擠牙膏式的發放資訊手段,更進一步要確切地回應社會訴求,甚至比社會訴求提出更進取、更具體的方法,才能挽回社會對政府的信任,重塑政府的管治認受性。

 

回顧整個「反送中」運動的初衷,那就是撤回條例。可是自六月至今,不管經歷過多少次市民上街,政府還是冥頑不靈、拒絕撤回,寧願用上「壽終正寢」這種語言偽術,都不願意清清楚楚地撤回條例,「撤回」字眼的重要性,坊間已作出詳細的討論,在此不贅,但政府一日不回應整個社會運動的最基本訴求,政府都要面對無法管治的困局。

 

問題是,現在特區政府面對的不單是無法管治的問題,而是管治認受性的問題。管治認受性的重要在於市民有多大程度認同政府有權管治,即政府管治的基礎。持續的遊行不論次數,還是人數上,都足以憾動政府的管治認受性,而筆者特別在意上星期的元朗遊行,因為是次遊行並沒有獲發「不反對通知書」,即任何參與人士,皆有惹上官非的風險。別小看這樣惹上官非的風險,對一般市民而言,要說服自己參與一個政府已明言違法的活動,就必須考慮自己被捕的風險。因此在星期六元朗遊行之前,網上討論區及社會輿論都出現遊行人數偏低的憂慮。

 

遊行人數固然削弱政府管治的認受性,但是市民寧願冒著被起訴「非法集結」罪名的風險,都願意站出來,這才是對政府管治認受性最直接的否定。這亦正好解釋政府為何死抱「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只是不斷重複監警會可處理現時各類投訴,因為現時政府的管治基礎相當薄弱,管治基礎薄弱到只剩警隊。

 

當社會上不少專業界別、商界、社會賢達,甚至政府內部,都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政府對此要求卻一直迴避,甚至嗤之以鼻,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看成夢魘一樣,又不清醒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已成社會各階層的最大公約數,亦是解決現時困局的最基本消費。面對這樣的政府,已經不知道該祝誰好運!(本文章原刊於《蘋果日報》觀點版,特別嗚謝作者及《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作者為《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