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專欄:中國經濟衰退趨勢仍未結束

蔡明芳    2024年12月12日 07:00:00
在美國政府未來可能大幅加徵關稅的不確定因素下,中國要維持5%的經濟成長率確實面臨挑戰。(美聯社)

國際貨幣基金(IMF)於2024 年十月二十二日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24年及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皆為3.2%,並指出地緣政治、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及貿易保護主義恐影響全球經濟展望。除了美國未來總統川普對於世界各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幅度的不確定性外,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戒嚴又解嚴,以及敘利亞反抗軍攻進首都大馬士革等事件,都加深了國際政治的不可測,這都對國際經貿均會產生負面影響。由於中國仍為世界的重要出口國,因此,無論國際貨幣基金的預測,還是接下來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雖然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十一月五日於上海參加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時說:中國經濟變好了;但是,在未來美國政府可能對進口品加徵關稅的不確定因素下,外國廠商對中國的投資應會進一步降低,中國的本土廠商與外國廠商為了要避免被美國政府加徵關稅,離開中國且到其他國家設廠的迫切性也會提高。此時,中國的經濟會如同李強所指出的中國經濟變好了?或者是更難看到復甦的機會,已不無疑問。

 

影響中國經濟的消費與生產指標正陷入惡性循環

 

就中國的經濟成長率而言,在其經濟成長率逐漸遞減的情況下,中國《人民日報》也特別撰文指出,「看經濟增速,不僅看當下、看一時,更要辯證看、長遠看。重視速度、不唯速度,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所遵循的辯證法。中國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5%左右,經過努力,在5%的左一點或右一點,都可以接受。」這樣的說法,也再次凸顯中國經濟數據的表現,並未如李強所想的樂觀。

 

除了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外,我們也可以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等指標來觀察中國經濟今年以來的變化。

 

就中國CPI而言,除了今年一月的CPI年增率(-0.8%)為負成長外,二月至十月的中國CPI年增率均為正,今年一月到十月,中國CPI年增率平均為0.3%,最高為今年二月的0.7%,最低為今年三月的0.1%。今年八月、九月與十月等三個月份的CPI年增率分別為0.6%、0.4%、0.3%,顯示中國通貨緊縮的情況仍未改善。

 

就衡量商品出廠價格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而言,十月份的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負成長(-2.9%),今年一月到十月的平均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2.1%,十月份的PPI年增率為-2.9%高於九月-2.8%,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已呈現連續25個月負成長。中國PPI年增率持續衰退,也說明中國產品的出廠價格持續降低,顯示中國產品生產過剩使得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下跌。

 

就衡量經理人對外來採購意願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而言,採購經理人指數介於0%~100%之間,若高於50%表示製造業或非製造業景氣正處於擴張期,若低於50%表示處於緊縮期。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十一月份中國PMI為50.3,高於十月份的PMI(50.1%),已連續兩個月高於50,今年一月到十一月的平均PMI為49.7,2023年的PMI則為49.9。

 

最後,中國經濟今年前三季的經濟成長率為5.3%、4.7%、4.6%,前三季平均經濟成長率為4.8%,在美國政府未來可能大幅加徵關稅的不確定因素下,要維持5%的經濟成長率確實面臨挑戰。由上述中國今年主要的經濟指標可以知道,中國經濟的衰退尚未結束。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