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自古就是歐亞非三大洲的戰略要道,無數強權都曾來此逐鹿天下,如今又成為舉世焦點,從2011年內戰以來看似不倒翁的阿薩德政權,短短12天內首都淪陷倒台,讓世人驚訝萬分,不僅可能為敘利亞內戰畫上一個休止符,也為阿薩德家超過半個世紀的統治畫下句點。
敘利亞老阿薩德之後接著小阿薩德,台灣人看來覺得很熟悉,有如老蔣接著小蔣!但是時序上顛倒,台灣是兩蔣之後開始民主化,敘利亞卻是戰後建國本來先有民主,卻因連續政變動盪,老阿薩德從中崛起,終於1970年奪權,自此建立阿薩德家的長期統治,當時台灣的兩蔣統治已經進入尾聲,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嚴,1988年過世。
阿薩達政權與兩蔣雷同的另一點是「少數統治」,這來自於敘利亞地區伊斯蘭宗教演變的歷史,阿薩德家屬於阿拉維派,這一派別可能於西元9世紀時從什葉派分支出來,其信仰受到神祕主義相當的影響,在歷史上,原本於伊斯蘭帝國分崩離析中的敘利亞小勢力下發展,十字軍東征時,一開始與其他穆斯林一起遭十字軍屠殺,不過十字軍很快就發現阿拉維派是伊斯蘭的「異端」,不把他們當成穆斯林,接納他們甚至納入部隊,阿拉維派就在十字軍王國的勢力範圍發展茁壯。
當十字軍各王國一一陷落,阿拉維派一方面身為異端,一方面竟然曾跟穆斯林的敵人合作,面臨先是埃及奴隸軍,之後鄂圖曼土耳其的打壓與迫害,這使得阿拉維派一切組織行事也得秘密化以避免迫害,幾百年下來塑造了內聚力強,隱忍求生的特質。
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土耳其解體,敘利亞與黎巴嫩成為法國控制區,法國為了「分而治之」打壓佔多數的遜尼派穆斯林,切分出由馬龍派基督徒為主的黎巴嫩、敘利亞海岸省分的阿拉維國、南端德魯茲族的德魯茲國三個小國,並鼓勵這些少數族群從軍。
即使在阿拉維國之內,城市仍主要都是遜尼派穆斯林,阿拉維派只在鄉間地帶,而到1936年,法國又將阿拉維國合併回敘利亞之中,隨著整個敘利亞於1946年獨立。這使得阿拉維派又成了國家裡頭的少數族群,病跟著捲入敘利亞戰後的連串亂局。
老阿薩德原本盼望當醫師,但是家貧付不起學費,於是他決定從軍,考上食宿由國家出錢的軍校,1955年畢業後成為敘利亞空軍中尉,努力上進,但很快他就發現必須在亂世中求生存。
敘利亞於1958年一度與埃及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又脫離,此後政變頻仍,老阿薩德積極投入這個亂局,從中晉升,得以舉用私人,更布設自己掌握的情報網絡,把阿拉維派人才拉進來自己的羽翼底下。他一路押寶,最終成為國家的二把手掌握國防部。
然而,六日戰爭戰敗使敘利亞軍方與政府高層有了諸多歧見,阿薩德體認到人民戰爭、階級鬥爭會把國家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也反對與沙烏地阿拉伯、約旦斷交,但反對無果,原本老阿薩德並沒有想要稱孤道寡,只求在亂世中帶著阿拉維派人們有個安身立命處,至此,只能發動政變取而代之。
當阿薩德上台,原本低調隱藏在阿薩德所掌握的組織中的阿拉維派,一夕間突然成為了少數統治階層,這成為敘利亞根本上的不穩定因素,大多數為遜尼派的人民,卻受少數什葉派分支的阿拉維派統治,接受什葉派的領導國家伊朗的外力支援,阿拉維派時時刻刻擔心遭推翻,害怕會被清算,造就最高壓的統治,敘利亞過去的「選舉」,阿薩德政權得票率常常高達99%,台灣兩蔣時代也不可能做到這樣的控制程度。
施壓越大,反感當然越強,當經濟還在成長,人民對這樣的高壓統治還睜隻眼閉隻眼,2008~2009全球金融風暴引爆歐債危機,導致環地中海國家經濟都面臨困境,敘利亞也就在2011年跟著捲入「阿拉伯之春」的大動盪浪潮。
小阿薩德本來是家中無憂無慮的次男,從小內向、對政治沒有太大興趣,念大馬士革大學醫學系,當了幾年軍醫,就前往英國倫敦西眼科醫院任駐院醫師,也在此時認識日後的妻子,原本他可與嬌妻在英國雙宿雙飛當個普通的眼科醫師過一生,不料1994年原本預定為父親接班人的哥哥車禍身亡,小阿薩德被召回敘利亞作為接班人培養,2000年老阿薩德去世,眼科醫師成了獨裁者。
小阿薩德留英、溫文儒雅的外表與美麗嬌妻,原本是敘利亞宣傳改革西化形象的工具,但是再怎麼宣傳,也無法掩蓋民生經濟困窘,2011年人民起義釀成內戰,阿薩德政權一度危急,但是俄國、伊朗介入協助,竟然逐步收復失地,到2020年俄國與土耳其談判後內戰大體停火,阿薩德政權乍看之下有如不死鳥般重新穩固了。
但靠山山倒,其實阿薩德政權的統治能力早已崩毀,只是仰賴外力維繫,一旦俄國深陷俄烏戰爭、伊朗勢力因為以色列哈瑪斯戰爭遭以色列痛擊,阿薩德政權也就失去救命浮木,12天內兵敗如山倒,流亡俄國。本是立志懸壺濟世的眼科醫師,卻成為殺人不眨眼的獨裁者,又成為無根的流亡者,過程中釀成敘利亞千百萬人流離失所的悲劇,讓人不勝唏噓。
阿薩德政權的垮台,也再度提醒我們:專制極權政權,就算乍看之下再怎麼穩固,一旦要倒坍,速度都是意想不到的快。滿清在辛亥年,孫文的黃花崗之役時,看起來也還是穩如泰山,到武昌起義後突然淪落牆倒眾人推。現在的中國又何嘗不是呢?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