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宏專欄:從AfD到改革黨 馬斯克唯恐歐洲不亂

羅世宏    2024年12月29日 00:00:00
馬斯克(圖中)的種種作為顯示,科技巨頭不僅影響經濟,也在試圖重塑政治生態。(美聯社)

「只有AfD才能拯救德國,」世界首富馬斯克近期表態支持德國極右政黨引發爭議。馬斯克在他擁有的X平台公開支持此一被德國情報機構列為極端組織的極右派政黨,不僅是點燃一場輿論風暴,也進一步推動德國政治的極化進程。

 

馬斯克的公開表態,為的是干預的德國預定明年二月舉行的國會選舉。不幸的是,就在馬斯克發表支持AfD言論的數小時後,一名與AfD意識形態相符的恐怖分子在德國馬德堡耶誕市集駕車衝撞人群,至今已導致多人死亡,兩百人受傷。根據相關報導,該嫌犯是AfD的支持者,同時也是崇拜馬斯克的粉絲。此一事件凸顯馬斯克言論的危險潛在效應,以及他作為全球右翼浪潮「催化劑」的角色。

 

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簡稱AfD)成立於2013年。正如《我們是人民:AfD的崛起》一書指出,初始定位為歐元懷疑主義政黨,以批評歐盟經濟政策為核心議題。然而,該黨在短短數年間迅速演變為極右民粹主義政黨,以反歐盟、反移民、反穆斯林和民族主義為核心訴求​。此一轉變,主要因為其內部激進派系如「之翼」(Der Flügel)的崛起,該派系領導人比約恩·霍克(Björn Höcke)以煽動言論和民族主義著稱​。

 

根據《極右民粹主義在德國》一書分析,AfD利用德國的政治裂痕,特別是在東部地區,成功吸引對移民政策和文化多元化感到不滿的選民​。2015年的難民危機更成為催化劑,該黨領導人公開使用排外和仇外的言辭,強調德國文化的「純潔性」​。AfD的核心意識形態包含多重極右特徵,包括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伊斯蘭恐懼症和性別反動主義​。

 

AfD的核心主張包含強烈的反移民、反歐盟和反穆斯林立場,甚至在過去數次事件中展現與納粹歷史的隱性連結。一位AfD領導人曾將柏林大屠殺紀念碑形容為「恥辱的紀念碑」,並呼籲德國對納粹歷史進行「180度大轉向」。更有成員公開為納粹親衛隊辯護,聲稱其罪責應被「個別評估」。

 

公開支持AfD,唯恐歐洲不亂?

 

這些言論無疑挑戰了戰後德國的歷史反思與和解機制,對德國社會內部的記憶政治形成衝擊。而馬斯克對此類政黨的支持,進一步強化了AfD的政治合法性,也讓此一極端組織得以在國內外擴大其影響力。

 

AfD的核心主張包含強烈的反移民、反歐盟和反穆斯林立場,甚至在過去數次事件中展現與納粹歷史的隱性連結。(美聯社)

 

更令人擔憂的是,馬斯克並非僅止於言說。作為全球首富,他的影響力不限於社群媒體,也遍及經濟與技術層面。馬斯克長期以來的企業文化和個人言論常以挑戰既有秩序、強調個人主義與自由市場為主,但當這些理念與極右勢力結合時,卻可能成為破壞社會和諧與民主共識的工具。更有甚者,他的支持可能引起其他科技領袖仿效,從而助長極右勢力的跨國結盟。

 

馬斯克與國際極右網絡的擴展

 

正如許多跡象顯示的,馬斯克對極右派的支持並不限於德國,他在其他國家極右勢力的連結同樣引人注目,例如他與英國改革黨(Reform UK)領袖法拉奇(Nigel Farage)的合作。據近期報導,馬斯克考慮向改革黨提供高達1億美元的資助,此舉可能徹底改變英國右翼政黨的資源結構與選舉策略。改革黨的極右議程包括反移民、反歐盟及支持「民族優先」的主張,這些理念與AfD極為相似。

 

這些資金可能用於廣泛的基層動員與選舉宣傳活動,例如透過X平台推動針對年輕選民的數位廣告與資訊操作,將右翼意識形態包裝為「時代潮流」。這種策略不僅能在選舉中迅速擴大右翼勢力的聲量,也可能迫使主流政黨調整政策以迎合部分極端選民的需求。同時,馬斯克的支持為改革黨提供了跨國聲譽,更容易吸引國際支持者與資金。

 

此外,馬斯克的政治參與並不限於英國。他與阿根廷總統米萊(Javier Milei)的會面,以及與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公開交流,甚至公開讚揚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民族主義政策,在在顯示他正透過跨國合作重塑全球右翼勢力的版圖。

 

極右勢力已不再是單一國家的問題,而是一個橫跨各洲的全球網絡。馬斯克的參與,使得極右網絡的資金與宣傳力量更加壯大,對各國民主制度構成威脅。特別是當科技與政治結合時,這種力量的跨國性與快速傳播性,使得傳統的政治監管手段難以應對。馬斯克的作為不僅是他的個人選擇,也可能成為一種極端主義影響全球政治的新模式。

 

科技巨頭與民主制度的對抗

 

馬斯克的種種作為顯示,科技巨頭不僅影響經濟,也在試圖重塑政治生態。他以資金與言論支持極右勢力,同時透過社群媒體平台擴大這些聲音的影響力,對民主國家的政治穩定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樣的影響可能並非偶然,而是有意識地塑造一個能夠與科技巨頭利益一致的全球政治環境。

 

與此同時,馬斯克的行爲也對民主制度本身構成挑戰。一方面,他的資金支持擴大了右翼勢力的勝選機會;另一方面,他的X平台則成為極端言論傳播的主要工具,腐蝕公眾對於傳統媒體與事實資訊的信任。這種權力集中於少數科技企業手中的現象,對全球民主發展構成深遠威脅。

 

馬斯克與極右勢力的互動,凸顯一個全球化的新現實:科技巨頭不只是經濟自由化的主導者,也正成為政治極端化的推手。馬斯克的支持不僅為極右勢力提供資金與聲名,更透過其社群媒體平台擴大了極端言論的影響力。

 

對於全球民主國家而言,這既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也是一個反思的契機。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科技巨頭在全球化與數位化時代的角色與責任,特別是在政治獻金、資訊透明與平台責任應有更嚴謹的規範。此外,民主國家也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制定針對數位政治操控與極端主義擴散的監管框架,以防止科技巨頭成為極端主義政治的推進器。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