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專欄:接下來 就看「MAGA」新政能走多遠了

鄧聿文    2025年02月05日 07:00:00
這波全球針對過去進步主義的反動思潮能夠持續多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川普。(美聯社)

隨著川普開啟他的第二任期,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右翼保守政權。

 

右翼勢力——包括極右——的崛起,是近年來全球尤其西方的一個矚目政治現象。右翼力量是一個混雜的政治光譜,但似乎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強人政治,反移民,反全球化,反認同政治,堅持本國利益優先。每個國家的政黨和政權,從絕對角度說,當然都是強調本國利益,然而,右翼保守力量的「本國利益優先」,是通過反移民和反全球化來實現的,這尤其體現在極右翼的政治主張中。雖然對反移民特別是反全球化,在不同的右翼政黨和右翼政權中,程度有差異,有些右翼政黨的主張比較溫和,有些則很極端。後者在歐洲表現得更突出。歐洲右翼政黨的普遍主張是反歐盟、反歐元、反移民、反穆斯林,這主要是因為,相對於非西方世界,歐洲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似乎整體上利益受損,並導致內部的衝突加大。

 

這種右翼保守力量的壯大在去年全球選舉中有進一步的體現。全球在去年有70多個國家進行了選舉,很多國家要麼右翼政權繼續執政,比如俄羅斯的普丁、印度的穆迪、土耳其的艾爾段,匈牙利的歐爾班等;要麼選出的新政府是右翼政權甚至是極右政權,如義大利的梅樂尼、斯洛伐克的菲佐,荷蘭的肖夫;要麼國內的右翼保守勢力大增,如包括傳統中左和中右力量強大的德、法、瑞典和芬蘭等國,極右政黨的支持率都在上升。這也體現在歐洲議會的選舉。去年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在全部751個議席裡,有129個被極右翼把持,其中英法兩國,極右翼完全領先,擊敗傳統的歐洲政治勢力,成為該國第一大黨。可以說,整個歐洲,從法國到英國再到丹麥,極右勢力的崛起看似勢不可擋。

 

全球右翼保守力量的捲土重來,由於美國大選川普的選勝,行情進一步看漲。美國是全球化的推手,也是多元包容的進步主義政治的始作俑者。事實上,這兩者聯在一起,是一體兩面。然而,認同政治在美國走向了某種程度的極端,通過政府政策變成了一種政治上的「絕對正確」。可另一方面,全球化給美國帶來的最大利益並沒有在美國的資本和勞工階層有一個大致均衡的分配,後者所得不多並承受了全球化的大部分後果,這就引起他們對全球化的不滿,並把不滿延申到了社會領域,表現為對認同政治的不滿和反對。鑒於認同政治宣導種族平等、性別多樣化,並容忍非法移民等,這些政治主張變成政策後,美國白人尤其白人勞工階層感受到他們是認同政治的最大受害者。

 

在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中,民主黨又是認同政治的支持者和推動者,同時,民主黨也是全球化的擁躉,因此,白人勞工階層對全球化和「政治正確」的不滿也就主要指向民主黨,他們要求反移民,反針對白人的反向種族歧視,反全球化,此乃川普現象出現的群眾基礎。而川普的崛起,也裹挾了共和黨,讓共和黨從原來的相對溫和變得保守化,特別是在美國此次大選中的獲勝,二次回歸白宮,也讓美國的右翼保守色彩總體上得到加強。

 

川普現已就職,其就職演說闡述的未來四年的政策願景,是要抽乾華盛頓的沼澤。上臺第一天,他就簽署了幾十項行政令,全面撤銷拜登政府時期的78項行政令,涵蓋社會多元化、公平與包容、移民寬鬆政策、氣候變化應對等核心進步主義議程,並開始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由此可見,川普的政策議程直指進步主義認同政治的核心。從目前趨勢看,美國社會的整體政治和文化環境,在川普當政的四年可能會有一個相當大程度的改觀。雖然美國的認同政治歷經三、四十年的發展,要完全摧毀它不太可能,但逆轉此種趨向是完全有可能的。

 

川普以美國「MAGA」為標識的右翼保守主義到底會走到哪一步,它是否會遇到強大阻力,接下來還有待觀察。然而,由於美國在西方社會和非西方社會的號召力,「MAGA」運動一旦走向了這條右翼保守之路,對許多國家的右翼保守勢力將會起到非常大的鼓舞作用,帶動這些國家轉向右翼保守。

 

事實上,迄今所有的資訊,包括川普的就職演說,都表明,這屆川普政府比他的第一任目標更明確,使命更強烈。川普不但在美國要搞一場美國式的「文化革命」,也在把美國的「文化革命」向外輸出,特別是針對美國的歐洲盟友。最明顯的就是馬斯克,這位億萬富豪、川普新晉的政治密友以及X的擁有者,最近一段時間,將其興趣點轉向歐洲,先後在法、英、德等國鼓動這些國家內部的極右政黨和政治人物起來「造反」,利用自己的財富和輿論控制權支持他們「奪權」,公然干涉歐盟的內政。但這不是說,在美國向歐洲輸出「MAGA」運動時,不會遇到障礙。因為儘管美歐的右翼保守勢力政治理念相似,然而,畢竟各自的國家利益不同,當川普威脅要讓加拿大併入美國,用經濟脅迫和軍事手段奪取格陵蘭島和控制巴拿馬運河,並恫言要對歐盟加征關稅,這勢必會讓歐洲的右翼保守勢力對美國保持一份警惕,尤其是在美國損害他們國家的利益後,也會招致他們的反擊。

 

以強人政治和極端民族國家利益為訴求的右翼保守思潮和政治,雖來勢洶洶,但在某些國家,也遇到了某種挫折。比如,英國在去年歐洲右翼保守勢力的騷動中就獨樹一幟,代表進步主義的工黨在選舉中打敗了執政十多年的保守黨以及其他更右的政黨,奪得英國的執政權。在美國的後花園南美,巴西的盧拉也在選舉中戰勝了代表右翼保守勢力的前總統。此外,印度的穆迪和土耳其的艾爾段這二位強勢領袖,在去年的選舉中雖然贏得了大選,但得票數都有較大程度的減少,尤其穆迪,其所屬政黨不能單獨組閣,相對之前的高支持率,可謂雖勝猶敗。還有韓國的尹錫悅,竟然想通過發動軍事戒嚴的方式來維護他的保守主義政策和政治,以致現在鋃鐺入獄,並且被彈劾。這些都是去年在右翼保守主義興起的背景下,出現的新變化。它是否代表著傳統的中左或中右政治的迴光返照,還是也在積蓄力量準備反攻,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來觀察和判斷,但無疑值得關注。

 

世界正處於大分化、大重組和大變革的進程,右翼保守主義的復興,顯然是對過去統治全球的進步主義思潮及其認同政治的一種反動,但這股思潮和政治能夠持續多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川普也表達了在他的帶領下,讓美國成為250多年歷史上最偉大國家的目標。接下來,就看其「MAGA」新政能夠走多遠了。

 

※作者為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