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以降,同時擔任軍委會副主席、國家副主席、書記處首席書記、黨校校長,四合一職務,成為培養儲君之位。胡錦濤如此、習近平更是如此,但十九大卻把此四合一職務打破,習近平之後,暫時沒有安排接位者儲君。
中共十九大之後,對於沒有省市一把手經歷的王滬寧進入政治局常委,沒有意外,但對於王滬寧擔任書記處首席書記,接下劉雲山主管意識形態(筆桿子),卻意外沒有同時擔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筆桶子)。
中央黨校校長在換屆時是儲君培養職務之一,換代後是主管意識形態的國家領導人擔任。但在陸續公佈的職務中,卻只由政治局委員、組織部部長、書記處書記,習近平大學上下舖的同學陳希接任。黨校的位階相對過去「降一級」。
媒體解讀,是王滬寧拒絕接任,筆者持不同觀點,習近平集所有大權於一身,王滬寧有拒絕的本錢?況學習十九大精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由王滬寧負責。如果擔任中央黨部校長更有力推動。
不同觀點者抬出陳伯達案例,陳伯達是中共理論家,也是重要的文膽,掌握中共的筆桿子,更是毛澤東長期的秘書。文革期間中央文革小組取代政治局常委,被毛澤東任命「中央文革小組組長」,副組長是江青,導致陳伯達極力推遲,但最後還是接任,九大時更進入政治局五人常委之一,最後因四人幫被打入秦城(監獄)。
雖然王滬寧背景與成長過程與陳伯達相似,但畢竟時空背景不同,意識形態的建構已經不需要,但需要透過意識形態的管理手段,如過去所倡導「媒體姓黨」,黨握宣傳的口徑與陣地才是現在階段最需要的。筆桿子已經握在手裡,可以把筆桶子放回組織部。
中共中央組織部可以說是全球最大人事部門,黨管幹部,調動任免、預先審查、選拔推薦、批准任命,都由組織部管理。其功能有組織建設:基層組織建設、黨員教育管理、黨內生活制度等等。黨管幹部、人才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幹部教育培訓,就中共組織部功能而言,其實有「組訓合一」,但長期把中央黨校歸入意識形態的主管業務,所以才會有黨校校長除了是儲君培養之位,更是與意識形態主管合一。
中共中央組織部,創立初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局(1921~1924年)後來才改名中央組織部。瞭解歷史脈絡,就可以一窺習近平在人事佈局的蛛絲馬跡。如新設各小組,用深改小組取代行政權,改組新區,打破既有的條條塊塊,打破重組、權力重組,是習近平權力操作手段。
※作者為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秘書長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