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金分離」與「產金分離」是金管會主委上台後,為了避免關係人交易問題所大力推動的重要政策,相關的討論我們已在過去產經專欄中討論過。近期,以林陳海為首的寶佳資產管理公司大肆收購包含台新金、永豐金、華票、台中銀、台企銀與三信銀等金融業股票,這樣大動作的收購方式已引起金管會的注意。
本月8日的台新金股東會投票結果,寶佳集團雖未取得任何一席董事席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寶佳集團約拿到12%的得票數,其持股是否違反現行法律的規定不無疑問。銀行局長邱淑貞在4月11日立法院財委會時曾指出,「根據現行法令規定,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持有銀行或金控股權逾10%,未向金管會申請核准,可處以新台幣2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罰鍰,並依法要求限期處分逾10%的部分持股,且超出10%股權不具表決權。」
因此,寶佳是否有確實申報,以及金管會對於此一受注目事件的投票結果是否有主動調查,這些都有必要讓投資大眾知道。
落實公司治理與維護市場交易秩序應該是主管機關的最高原則,至於主管機關一方面推出金金分離與產金分離,另一方面又要鼓勵金融整併,這應只是達成上述目的的做法之一,上述做法間是否具互補性以及能否有效落實,是主管機關要認真檢討的。
以上述寶佳欲入主台新金為例,若其真的是想要進入金融機構學習或參與經營,為何其投票結果會是一席董事都沒有拿到。任何經濟個體行為背後一定都有相應的誘因,因此,寶佳是否只是單純為了炒作相關銀行股價,以從中賺取價差不無疑問。若主管機關一味提出許多做法,卻對市場交易秩序不關心,恐怕不是大眾樂見的。
投資大眾進入股票市場可以獲取投資利益是正面的事,但是,若有投資者挾其大量資金搭配媒體宣傳,使得該投資人的投資標的價格均大幅上漲,在其他投資人跟進後,再依序出脫持股,這樣的情況有無影響市場交易以及製造市場交易訊息不對稱,應是主管機關要主動了解的。主動調查才是負責任的作法,而非放任擁有大量資金參與者干預市場。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許璋瑤今年初指出,台股本益比16倍是相當健康的,但是,一般的投資人投資股票看得不是只有本益比,還有主管機關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的決心,內線消息與訊息不對稱一樣,都是為何小股民進入股市無法賺錢的主因。
再者,如果台灣的資本市場是健全的,就不會產生間接金融與直接金融存量為80.7%與19.3%的差距(中央銀行4月統計),且此差距是不斷地在擴大中,顯示我國直接金融是持續萎縮的。
次級市場的不健全,內線交易的不對稱資訊,自然影響初級市場的發展,難怪直接金融逐年萎縮。市場投資商品的不確定性是投資獲利的來源,但市場訊息的不對稱性可能影響市場交易秩序,且只圖利特定群體的交易者,與該公司有無成長性與獲利高低無關,更嚴重者則如市場的禿鷹集團。
因此,相關部會若對於這些明顯有擾亂市場交易秩序的投資人毫無作為,就不要再鼓吹台股是健康的,這如同政府帶頭製造訊息不對稱性。
最後,寶佳帶給市場較正面的影響是,讓許多持股比例極低卻可以槓桿大型金融集團的公司派得到一些警惕,讓公司派可以提高持股,以降低代理人問題,真正為公司股東帶來最大利益。在收受大眾銀行存銀行業,主管機關也應拿出負責任的態度,確實掌握市場交易訊息,以健全市場交易秩序,讓投資人與存戶得到保障。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