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6月在新加坡歷史性會晤之後,美國總統川普與北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陣營對於如何推動進一步的「去核化」,進行秘密互動。美國國務卿龐培歐7月率領國防部相關官員再訪平壤,金正恩政權隨後也透露摧毀一座長程洲際彈道飛彈試射場所的衛星照片。
龐培歐先前曾經說過,希望在2到2年半內,看見北朝鮮完成大規模的「去核化」進展。這個特別的期程,正好就是呼應川普2020年競選連任,可見雙方有默契,要在川普連任前維持「川金會」私下建立的共識。
但「川金會」之所以教人質疑,就是因為川普排開幕僚,先獨自與金正恩會面,私下進行「交易」,而事後雙方的文字聲明並未提及「去核化」的基本條件:「全面性的、可驗證的、不可逆轉的去核化」(簡稱CVID)具體路徑圖。再加上過去平壤多次出爾反爾,從柯林頓到小布希,最後都片面撕毀協議,才讓外界咸認「川金會」非但未能解決問題,反而留下更多不確定性。
無論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朝鮮半島「去核化」工程,關鍵在於平壤的動機和華府的角色,其他包括中國、韓國,乃至日本、俄羅斯都只是配角。究竟平壤真的有誠意?抑或只是一場騙局?到底川普真的能夠迫使金正恩讓步,讓朝鮮半島實現和平?或者如此「交易式外交」只會重蹈覆轍?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雙方都有誠意與決心完成「去核化」,符合各方利益,但北京會擔心北朝鮮會否「倒向」華府,讓美國前進朝鮮半島北部勢力圍,韓國總統文在寅的「陽光政策」將獲致成功,甚而有助其推動兩韓統一。但要全面完成CVID曠日費時,也還得確保過程一切順遂。
次好的結局是金正恩願意執行「去核化」,但會向川普要求交易條件,包括停止美韓軍演、保障北朝鮮安全、協助平壤開放市場、改善經濟等,但整體而言對朝鮮半島和平仍有幫助,減輕韓國與日本的安全威脅。
第三種可能結果是川普的好意被金正恩矇騙,平壤將複製過去「切香腸」的模式,在不具體承諾「去核化」的情況下,一步步爭取美國讓步。若條件無法獲得,就撕毀交易、揚長而去。代價當然是美國可能施以報復,但若平壤再次賺到時間,更能強化其核武與飛彈作為威脅的籌碼。
此一情況很有可能在川普連任之後發生,屆時的緊張與衝突態勢更甚於以往。文在寅的歷史地位也無法完。北京看似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也必須能夠掌控金正恩。
最壞的想定,就是雙方在一定時候交易談不攏而撕破臉,再次置韓國與朝鮮半島於戰火危機,甚至川普因此還傷害與安全盟邦的信任關係。此一情境對各造皆不利。
以目前發展的情況以及美、朝兩方的戰略思考來研判,雙方的交集較趨向第二個情境。也就是說金正恩的確有意進行「去核化」,但他擁有核武與飛彈作為籌碼,勢必想要從川普手上獲取有利的交易與讓步。
上述提及的選項都有可能。而文在寅也積極在川、金兩人之間扮演說客的角色,韓國更致力對華府政學界與智庫進行遊說,強化有利自我的論述。至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幕後擔任軍師,提供金正恩必要的支援,後者也樂於打「中國牌」,強化他與川普談判的地位。
但任何交易必然有風險,偏偏用於朝鮮半島這場賽局,不容許有絲毫風險存在。華府與首爾皆必須同時準備多套因變劇本,以防實際發展走向第三、甚或第四種衝突的情境。尤其是喜好交易的川普,在與金正恩私下會談時,似乎擅自做出讓步條件,才會在事後記者會上,未經與韓國諮商,就逕自宣布停止年度美韓聯合軍演。文在寅政府固然有點措手不及,但這也符合他的期待。習近平則是樂見此結果,因為北京早就建議美國用停止聯合軍演換取北朝鮮停止發展核武的「雙停模式」。
這正是風險最大的可能來源。如果川普過度想要將「川金會」作為他首任最大外交政績,完成前任美國總統做不到的事,結果一步步解除對平壤的「極度施壓」,換來的卻只是牛步化、不具體的象徵性「去核化」內容,以及美韓、美日安全同盟的鬆動,最後又被北朝鮮「呼攏」一番,將成為最大的輸家。
因此,如果川普現階段的心態較接近前述第二種情境,他至少必須做到下列幾項事:首先是維持國際對平壤的制裁以及必要的軍事嚇阻;其次是給金正恩「面子」,在不明示CVID的原則下,要求平壤做出更明確「去核化」的行動;三是在與平壤協商過程中,確保讓日、韓能夠獲得最新訊息;最後就是不能僅以做到與北朝鮮領導人見面這件事,就自認完成朝鮮半島「去核化」。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