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專欄:如有任何風險和代價 他們寧可不要民主

鄭立    2019年03月31日 07:00:00
香港人並非不愛好和平,只是害怕代價。(圖片取自PAKUTASO)

香港民主派主張「和平抗爭」,並不是真的認為和平抗爭有效,而是認為既然不論和平與否,都不會有效,不如選擇較低成本,較安全的。

 

假設有人提出,這世界上存在著一個「計劃A」,這計劃會有機會導致香港民主,但這個計劃有相當的代價,甚至可能有死傷,那麼他們會有甚麼反應呢?

 

我們可以想像,這有兩個可能性。

 

第一個可能性是,既然這計劃有成功的可能,那麼就應該考慮甚至嘗試,為了達成香港的民主,一定程度的代價是值得付出的。 也就是說,只要是有效能爭取民主的方法,溫和與否根本不重要。 而若有人付出代價,其他爭取民主的人,會分擔或補償這些代價。

 

第二個可能性是,他們只願意爭取沒有風險沒有代價的民主,假設有任何風險與代價,他們都寧可不要民主。那麼,他們無論如何都會否定「計劃A」, 但他們不會承認是因為自己把無代價看得比民主重要。 而會極力的否定計劃A的可行性,既然計劃A根本不可行,那麼不如甚麼都不做,減少風險與代價。

 

香港的情況明顯是第二種,嚴格來說,大部份並不討論自己在做之外的任何其他方法。 也不討論方法的有效性或者是性價比,他們認定了自己在做的方法,即是不斷選舉,偶然聯署遊行集會,是爭取民主的唯一方法,如果這些方法無效,則其他方法也不可能有效。

 

那自然是因為,那些人自己不願意冒險或付出代價。 但為何他們會連其他人這樣做也否定呢?

 

因為在政府的連坐和收緊法例下,他們認為別人付出代價時,自己也會被連累。 而且他們也不願意如第一個可能性一般,要分擔和補償付出別人付出的代價,也不想接受像「每個議員每月每出一萬元,補助為政治被囚禁者家人的生活費」這樣的計劃。 也不想因為抗爭活動的出現,而丟失厭惡任何抗爭的人的選票,所以他們不僅自己不參與不支持,實際上他們寧可譴責抗爭者去保票。

 

嚴格來說,民主派並不是真的只是堅持和平抗爭,他們堅持的是「低成本抗爭」,即使是和平的手段,但有代價與風險的話,他們都不同意。 例如,青年新政的議員在 2016 年宣誓所做的抗爭行為,本質上絕對是和平抗爭,但去到他們因此而被DQ時,你會看到民主派支持者普遍的反應,並不是唇亡齒寒,而是埋怨他們連累了自己。

 

因此,當政府開始利用制度的漏洞,去增加抗爭成本時,矛盾就出現了。 民主派之前一直批評,非和平抗爭會導致人坐牢是不道德推人去死的,但是當和平抗爭也要坐牢時,是否也是推人去死? 去到這點,香港的民主派也沒有一個很好的說法,因為真相是,他們實際上要的是「低成本,沒風險」,而不是「和平」,他們之前沒想過和平抗爭也可以是有成本,有風險的。

 

因為「不論和平與否都無效,不如和平避免風險減低成本」而興起的港式抗爭,在走向「不論是否和平,都要冒風險和付出代價」的時代就沒落。 因為香港民主運動堅持的從來都不是和平,而只是沒代價,實際上,若打人沒有代價,他們會毫不猶疑的向著敵人揮棍。

 

香港人並非不愛好和平,只是害怕代價。自稱和平只是一種掩飾。

 

【延伸閱讀】

香港傳真:「單程證」制度是中國殖民香港嗎

鄭立專欄:香港的新移民統計騙術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