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專欄:北京對香港投票結果從來不為所動

鄭立    2019年05月15日 07:00:00
香港的民主運動就像象棋裡的將帥,選舉則是車馬。然今天已被人將軍抽車,香港若還想繼續爭取民主,就必須棄車保帥。(美聯社)

長久以來,香港人相信投票就能夠顯示民意,基礎邏輯是這樣的:讓北京和國際看到香港有六成的普選選票支持「民主派」,最終令北京守承諾給予香港民主,或,國際社會施壓讓北京給予香港民主。

 

但經歷過二十多年的實驗,這最終被證明為無效,不論投成怎樣的結果,北京都沒有任何動搖。而且在承受了過百萬移民之後,香港支持民主派的得票率,早已跌破 60%並不斷下跌。

 

當得票率跌破 50%,民主派一直的說法就會反射回自己身上。北京可以用選舉結果,去佐證香港「大部份人支持並滿足目前的統治」,故沒有繼續推動民主的必要。香港民主運動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戰略,將會全然的破產。

 

用選舉去證明香港人大部份支持民主這件事,過去沒有效果,未來將會終結。 以選舉去製造民意認受性這件事,也因為失去了平等參選權,則變成反效果。

 

1. 如果要推動民主, 就不能承認政府有權決定誰有資格參選。

2. 故以推動民主的立場,是必須反對甚至杯葛不民主的選舉。

3. 參與這樣的選舉, 會使選民正式接受了「政府有權決定選舉資格」這件事。

 

而最近興起的港獨風潮, 又產生了第四點。

 

4. 不論香港能否或是否適合獨立, 只有香港市民能決定香港應否獨立。

 

政府很明確的表示,如果你主張香港人有權決定自己是否獨立,那麼你也會失去參選資格。換言之,今天還能參選的人,他的政見早已被限制了範圍。政府成功的將選舉變成對民主有害的東西,選舉與民主,兩者將會走向互斥,而且將會越來越明顯。

 

去到今天,參與選舉,已跟推動民主,產生了衝突。遊戲規則已變成:把民主看得比選舉重要,堅持民主原則的人,會失去參選權;而把選舉看得比民主重要,為保議席不惜一切的人,只能在政府的引導下,在民主原則上讓步。

 

而香港的民主運動,只剩下兩條道路。不是政治指揮選舉,就是選舉指揮政治。

 

香港民主運動本來的綱領,是選舉指揮政治,議席被視為不可犧牲的東西,參選的議員們被視為民主派的重點人物,議席最大化被視為唯一戰略,但這已走到了盡頭。

 

今天要延續香港的民主運動,就只有走向「政治指揮選舉」,把選舉當成民主運動中一個可捨棄的部份,為了民主,一個甚至全部議席皆是可以犧牲的。只有接受議席是可以捨棄的,才能在政府拿取消議席作為威脅,要求大家違反民主原則時,作出拒絕,而不是投降。香港的民主運動就像象棋裡的將帥,而香港的選舉則是車馬。然今天已被人將軍抽車,香港若還想繼續爭取民主,就必須棄車保帥。

 

當然,以上只是假設香港人還想爭取民主,才要這樣做,真的要實行是非常艱苦的。比起來,裝成爭取民主要容易得多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