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在2014年發動不流血政變,陸軍總司令巴育(Prayut Chan-o-cha)擔任軍政府的總理,2019年3月舉行國會大選,5月底宣誓就職,6月5日進行票選總理,巴育以500票對244票,擊敗未來前進黨黨魁塔納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也是在預期之中,但泰國政治的困局卻也同步而來,民選政府將會寸步難行。
泰國採取內閣制,分上下議院,下議院500席採取單一選選區一票制,而上議院是委任制,目前250席均由軍政府委任,50席是選委會指定,200席由國家和平秩序委員指定。新制度總理不必然是國會議員,且總理由上下議院一起票選產生,所以巴育500票扣掉上議院250票,眾議院拿到250票,而244票是投給反對聯盟,可見未來眾議院中的席次勢均力敵。
未來前進黨黨魁塔納通在議員報到前,被中選會指控十多項罪名,移送憲法法庭,故目前是被「暫停」國會議員的身份,但因為總理不必然是國會議員的資格,反而被民主聯盟(過去紅衫軍)推舉參選總理。
泰國眾議院史上第一次共有27政黨進入,為泰黨(Pheu thai)獲得最多席次136席,公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116席,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81席,民主黨(Democrats)53席、泰自豪黨(Bhumjaithai)51席、還有十一政黨拿下一席。以為泰黨和未來前進黨等七政黨組成民主聯盟共有246席。其餘支持巴育的公民力量黨。其中民主黨在選前表明不支持軍政府,但選舉慘敗,黨主席艾比希辭黨揆以示負責,但最後民主黨支持軍政府,艾比希在投票總理之前選擇辭國會議員。
巴育聯合政府由19政黨所組成,席次254席,反對是民主聯盟由七個政黨246席,雖然兩個陣營的席次差距不大。但巴育成功當選總理還有上議院的加持,如果單就眾議院得票只能說勉強過半,且是眾多一席的政黨所支持,只要任何的席次倒戈,恐怕巴育的聯合政府就無法過半。
過去泰國政治由二大聯盟對抗,紅衫軍與黃衫軍,進入小黨林立,意識形態不清楚,小黨政治勒索籌碼逐漸增加。泰國進入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對抗,軍人出身的巴育,能否轉身更柔軟,妥協度更高的民主政府總理?還是用威迫與法律箝制國會議員?巴育總理除了沒有密月期以外,也少了軍政府的獨裁霸權,如何處理國會成為巴育需要學習的新課題。
2019年泰國的選舉制度,是一場被嚴重扭曲的制度,目前的惡果,也是只是剛開始而已,如何矯枉過正?恐怕還需要一場政變或提出立新憲法才能補正。
※作者為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TANFREL)理事長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