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永遠的中華民國派郭台銘」只能在台灣永保安康

李濠仲    2020年01月08日 07:00:00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日前到台中替親民黨催票,經過一芳水果茶手搖店時,特別在店家牆上簽下「一芳水果茶,我們支持你,永遠的中華民國派郭台銘」。(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以台灣茶之名行銷全球的「一芳水果茶」曾在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於官方微博發文表示「一芳絕不容忍任何意圖分裂國家的行徑」,緣由是有加盟店欲以罷工支持反送中,這對近年在中國深耕經營的一芳來說,不只有觸怒中國政府之虞,最直接影響就是怕中國狂熱愛國份子藉此「出征」抵制生意。但一芳立刻和加盟店劃清界線,也同時惹怒台港支持反送中者,還揚言拒喝。

 

因而,當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日前到台中替親民黨催票,經過一芳水果茶手搖店時,遂特別在店家牆上簽下「一芳水果茶,我們支持你,永遠的中華民國派郭台銘」,並強調商人無罪,不要逼商人選邊站,還說選後會以行動支持一芳,帶一芳到美國去,再說「我有工廠的地方就有一芳存在。」

 

事實上,今天之前,一芳在北美地區已有四家分店,生意且都不錯,就跟許多在地營生的餐飲業一樣,如福州麵、上海包子、四川麻辣鍋,一芳標舉的即是「來自台灣這一美麗又豐富的寶島」,去國家標誌,只講地域特色,店家之間和主顧彼此大家都相安無事。

 

假若一芳刻意凸顯台灣的國家意象,那就是「選邊站」,可以想見,除了無關痛癢的當地人外,對為數不少移居而來的中國人,乃至二代、年輕一輩,都會有被挑釁刺激的感覺。同樣的,當那寫有「永遠的中華民國派郭台銘」木條出現在北美這四家其中任一家一芳門市,也會是種政治選邊的表態。包括店內來自中國的員工,拿時薪打工的中國學生,會當作沒看見?人來人往,以美國為居住地,但絕不讓祖國不開心的中國移民,進門見到那根木條,會毫無感覺?

 

在多元自由的北美城市,一個人若在日常生活中說自己是台灣或中國人(中華民國),都不會是問題,沒有政治和法律上的約束,偏偏中國因經濟實力愈發渲染外擴的民族情緒,早使得以服務華人(其中又以中國為主流)為業的茶館,無論選哪一種自我標示,生意都有可能受影響。郭台銘想強調的是「商人無罪」,只是過去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現在是「匹夫無罪,懷『獨』其罪」,「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對中國早年迄今的移民來說,除非你特別將它標註為已故的歷史名詞,或者擺明只是不具靈魂的標本裝飾,一旦帶有進行式的意味,也會是獨的一種,只要是獨,就要剷除,至少也要知所迴避,一個人迴避一杯一芳茶,一天少賺的豈止是幾塊美金的生意。

 

因此最安全,最能廣納賓客的方式,就是回到「我們是用寶島台灣的茶葉」就好,而盡可能和「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等等保持距離。

 

此外,一芳雖是用「寶島台灣」的茶葉,但它海外爭取加盟官網,標示的公司所屬為「上海墨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其資金網絡,早和中國投資公司共生,就算掛著台灣茶,實際連結也和郭台銘心心念念的「中華民國」相去遙遠。寫有「永遠的中華民國派郭台銘」的木條,在台灣左岸的中國更不可能有露出空間。我們會說Apple是美國公司;Google是美國公司;Amazone是美國公司;Facebook是美國公司;賓士和BMW是德國車,但在展店數最多的中國,和穩健開疆闢土的北美,一芳就是個使用「台灣茶葉」的中國公司。

 

郭台銘說不要逼商人選邊站,問題是,以一芳今天主力深耕展店的地點和模式,再到其背後股東組成,它還能有不選邊站的自由嗎?郭台銘要警示的,應該是台灣政府、台灣民眾不要逼人選邊,至於人在中國政府屋簷下的店家,要不要選邊站,怎麼選邊站,首富如他,應該也是沒轍。

 

郭台銘說「選後會以行動支持一芳,帶一芳到美國去」,但「永遠的中華民國派」這幾個字應該是帶不走的,誰敢跟你背後中華民國派的金主加盟(除非郭台銘屆時再蓋掉這個稱號)?不是對中華民國有意見,是誰會跟生活、消費模式單一固定,而又帶有濃濃祖國情懷的中國客人過不去?以為中國人到了美國就開通了、開明了,喝茶就沒有民族大義,只講求色香味了?郭台銘也許見識過無數大咖科技產業買家,但應該從沒有自己招待過上門買杯茶的顧客,因而不知,雖然自己說「我有工廠的地方就有一芳存在」,但他寫有「永遠的中華民國派」木條,到頭來也只有在台灣這塊土地能永保安康。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