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來自新聞系學生的告白

張芷瑜    2018年04月15日 00:00:00
看著媒體飽受批評、職業名聲跌落谷底,每當有人問起新聞系學生未來職業,便難免有些尷尬以及為難。(攝影:李隆揆)

身為新聞系學生,還記得課堂上老師講述新聞工作者的一片光景:公平正義、社會責任、揭露黑暗秘辛的職責、「無冕王」的美譽、西方國家「扒糞者」的封號;新聞媒體還是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之外的第四種制衡的力量。

 

然而,下課後不管打開電視或滑起網路新聞,只見裸露小模、明星八卦、鬥毆、行車糾紛、八卦版上鄉民故事,網友留言則是「記者智商30」、「記者快抄」、「記者不意外」、「媒體是台灣亂源」⋯,怎麼也見不著老師上課所述,那些新聞記者榮耀的痕跡。

 

我們身為半個新聞從業人員,同時也是閱聽眾,看著媒體飽受批評、職業名聲跌落谷底,每每看新聞內心也是失望透頂,所以每當有人問起未來職業,難免有些尷尬以及為難。除了這些,再現實點,媒體業的工時薪資也是不成比例,讓不少身邊新聞系同學望之卻步。

 

出於好奇,採訪了幾位新聞相關工作者及學者,得知媒體亂象主要歸因於媒體業過度追求市場利益以滿足閱聽眾口味。

 

近幾年大環境差,媒體業也受到相當影響,像是蘋果裁員、壹週刊停刊,媒體業裁減、壓縮人力早已不是新聞。為了營利,新聞媒體業相互競爭同塊大餅,搶快的即時新聞、大量獨家,還有滿足人性的誇張、腥羶色新聞,致使新聞品質逐漸低落。

 

當然,以上都不該是新聞粗製濫造的藉口。談到記者工作操守低落以致假新聞、媒體亂象等問題百出,想起課堂上曾經討論記者的專業度,雖然新聞從業人員無須證照考試或專業機構的認證,但其實這個工作比想像中肩負更多社會責任,也面臨更多道德考驗。

 

在科技進步快速的年代,我們應該慢下來思考。新聞工作者抄ptt、爆料公社固然輕鬆、有趣,但是民眾有知的權利;看名人八卦、獵奇新聞固然好笑、在疲累的一天能有東西消遣,但是有許多重要的時事正在發生,等著我們去關心。

 

世新大學新聞系2018畢業展「我是亂源」,設置情境式展區,以視覺及聽覺呈現現今媒體環境,搭配多位資深新聞工作者、學者訪談影音及文章,最後以互動展區讓觀者體驗記者工作的兩難以及問題,希望帶領觀眾探索自身未意識到的人性慾望,看見逐漸惡化的新聞品質及新聞工作者身不由己的媒體環境,試圖在這一連串的相互影響中,找出改善新聞媒體的解答。

 

作者為世新大學新聞系2018畢展小組​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