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讀經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兒童讀經教育」,就是讓兒童及早接受經典的教育。「兒童」就是教育的時機及對象,「經」就是教育中使用的教材,而熟讀、誦讀就是教育的方法。讀經就是讀最有價值的書,其價值性可以由個人的認定去選取。
舉凡儒家的基本典籍,以及諸子百家的精華,和史學文學的名作,乃至於佛學的經論選要,都是有價值的經典,亦是讀經的範圍(王財貴,2001)。台灣推廣讀經教育大約有20年的歷史之久,在王貴財教授的提倡之下,讀經教育逐漸的成為了顯學,且在各級學校以及社區或非營利團體之間推動,相關的研究結果也證實讀教育在學習方面的成效達到顯著效果,例如:識字量大量增加、提升記憶力、增進日後的理解力、提高語文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較易理解文言文等。
在品格涵養方面也有顯著成效,例如:識字量大量增加、提升記憶力、增進日後的理解力、提高語文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較易理解文言文等(翟本瑞,2000)。對於讀經教育的好處,澳門大學老志鈞教授(2007)認為何以讀經教育有如此之成效?古人云:「童蒙養正」,兒童啟蒙,養其端正,首由讀經開始,讀經、讀經,讀之、誦之,唸之既熟,入於身心,發為日用,這就是倫常與教養。
華人世界數千年來文化教養傳承都是從不求文義理解的經典記誦,逐步發蒙開講,逐漸瞭解經典中聖賢的智慧,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去體驗實踐。因此可以發現,讀經教育就是讓兒童在小時後大量的閱讀古代聖賢的書籍,藉由有價值的經典來內化兒童的道德與品德意識,並且提高兒童的語文能力。
此為現代美國教育理論當中的一種復古式教育理論,大約形成於1930年代初期,是對於進步主義的反動,代表人物有Hutchins(赫欽斯)和Adler(阿德勒)。永恆主義主要得核心概念即是對於傳統古典文科教育的繼承和發展,且認為進步主義過分強調知識的實用性與實作性,將會產生教育危機。
永恆主義認為世界是不會變的,人性也是不變的,適合古代人的教育當然也會適用於當代的教育,因此教育的性質是不變且永恆的。課程的選擇上,永恆主義者特別強調理智訓練的重要性,而訓練的方式應該由永恆的學科所組成,永恆的經典具備永恆的真理,這些永恆的學科來自於從古流傳自今的經典書 籍,比如哲學、文學、歷史、數學、科學、藝術等。教學方法上,永恆主義強調對於經典不只要會讀且要讀得懂和讀得通,才算是讀書,所以永恆主義者相當認同蘇格拉底的產婆法,教學就是要引發學生的思考而非背誦。
美國教育也受到永恆主義的影響而產生「派代雅計畫」,指的是對於兒童的教養,後來也發展成對於全民的廣博教育,近年來更發展成終身學習與全民教育等等的教育模式,強調講述教學法詰問教學法,更強調的是學生在受教育中的主體性。
精粹主義主要受到理性主義與唯實主義的影響哲學思想的影響,相信宇宙的本體始終如一,眼前的變動僅是現象的變化,同時也是對進步主義教育的反動,代表人物有柏格萊(Bagley)、布立格(Briggs)、霍恩(Horne)等人。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一樣盛行於1930年代的美國教育界,精粹主義的名字就已經透露出他的思想,即為「精粹」,指的是文化中的精華具有不變性、精緻性、延續性和價值性的特性。
因此精粹主義者只強調學科與課程中最精華的部分,因此精粹主義者強調課程的價值、熟習精華的知識、重建教師的地位。精粹主義的教育理論相當強調記憶、背誦與苦練的重要性,對於精粹主義學者而言,進步主義(例如:杜威提倡的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不能一體適用所有的情境與學生。
反之,學生如果要能夠在課業上取得成功,必須要奠基良好的基礎,而這樣的基礎就來自於學生平日的苦練與記憶,且精粹主義者同時提倡古典精華的原因在於,這些能夠被篩選出來的知識與智慧,是經過古人嚴峻的考驗才能留下,所以不需多加篩選即可閱讀,主要還是強調知識可以藉由訓練來加強。
讀經教育所強調的即是不斷的去背誦大量經典,教材的選擇相當簡單,就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教材,例如四書五經、老子、莊子等等古代名人的著作。讀經的方式為跟著教材的內容順序背誦,教學方式即是多念多背,只要有心任何人都能夠當讀經班的教師。王貴財教授雖然提倡讀經教育的優點,但也將讀經教育簡單化,如果教育這麼簡單,那師資培育制度豈不是要廢掉了。
讀經教育的核心理念承襲了永恆主義的思想,也就是說這些所挑選出來的書籍都是不會隨著時代而改變,世代通用的經典。挑選書的內容不是一般的課本也不是文學報導書籍,而是挑選精粹主義所認為的經典書籍,也就是四書五經,這些書籍經過時代的考驗仍然流傳到現代,有其意義與價值,才會被讀經班所選用,雖然讀經有助於對古典知識的理解與品德的培養,但是目前的教育強調的是多元智能的開發與發展,不斷的背誦是停留於過去填鴨式教學的問題之中,也就是讀經班的學生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作者為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