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下令全縣各級學校禁教「多元性別」,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糟糕。
公民教育只要有積極內容,往往就會被指為「洗腦教育」。確實,在長期戒嚴的社會環境下,過去教育的某些內容正是積極歌頌統治者以鞏固統治權力,避免社會民主化多元化自由化的變遷,該當「洗腦教育」之指責無疑,然而並非一切積極內容皆稱為「洗腦」,必須檢視該內容是否有助於當代憲政民主國家的憲法價值,才能下判斷。
當代憲政民主國家裡,民主制度容納多元意見,也保障各種言論自由。因此言論自由市場、民主制度和社會多元化,三者相輔相成。但是自由放任的言論市場,會造成主流意見壓迫少數意見的情況,在「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規則下,如何讓「今日的少數有機會透過相同的市場機制成為明日的多數」,讓公共政策能夠與時俱進,符合社會變遷,是「民主」國家之所以「民主」的運作邏輯。
從而,「多數如何尊重少數」也是憲法的重要關切,而這個關切主要體現在「平等權」。
憲法上所謂「平等權」並不是鄉愿的「各打五十大板」,或追求「你我毫無差異」,反而是要求積極關注差異,對於因差異所生的強勢與劣勢雙方,積極介入,進行權力的調整。
亦即,劣勢的一方應該獲得更多資源,培養其力。批評多元性別是「洗腦教育」應該禁止的人,欠缺上述概念,是站在性別二元刻板印象的強勢位置,繼續壓迫性別劣勢的一方,並且企圖封鎖言論講學自由,不讓意見自由討論,以鞏固本身強勢的支配地位。這種反民主的作法並不符合憲法價值。
無獨有偶,臺北市政府近日也表示,「反同」家長在性平會的席位必須增加才能反映多元。此種荒謬的見解亦完全忽略:同志平權的主張,在政治上歷史上以及社會結構上,才是劣勢,才是應該被培力的對象。增加「反同」席次只是表面上的、機械式的形式平等,拋棄實質平等於不顧。
欲透過公民教育的積極內容達成劣勢培力,稱不上「洗腦」,但卻被撲天蓋地的強勢方抹黑為「洗腦」而寸步難行,導致在教育現場中,師生無形間養成一種心態,認為只要消極退卻、遠離是非,就能明哲保身,傾向凡是遇到有敏感爭議話題只需尊重、尊重、放尊重(其實只是假公正、假中立、假笑),不「隨意評判別人」,至於「如何尊重少數」以及「為什麼要尊重少數」的概念在學校無法被實質討論,學生也沒有機會檢視自身可能存在的隱性歧視並即時修正態度,如此不啻是在剝奪學生的教育權。
當「尊重」淪為口號,老師既沒有能力教也沒有勇氣教,現在還被禁教,這樣到底要怎麼建立起真正「多數尊重少數」的友善社會?
※作者為台大法學碩士/德國台籍配偶
【編輯推薦】
●夏威夷大島火山再噴發 岩漿滾滾超震撼!
●板南線車廂變身 Red Bull 皂飛車賽道 超速狂飆!
【延伸閱讀】
黃驛淵觀點:就讓反同團體進入性平委員會吧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