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馬英九 陳明文可以 平民百姓為何不行

詹義豪    2018年05月17日 00:00:00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黃慧夫醫師等諸多民眾之冤案,至今仍因「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難以平反。(圖片取自民間司改會臉書)

救濟不容剝奪 名節不可受辱

 

前總統馬英九、前嘉義縣長陳明文的洩密案均是一審判決無罪、二審判決有罪,並因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的修法而可以上訴第三審,為何平民百姓已經終結之案件卻無此權利?

 

根據司法統計年報之統計,我國法院在105年總共收了47萬2千751件新案,眾多的案件量導致司法院研擬如何減少各級法院之負擔,修正前刑事訴訟法第376條限制輕罪不得上訴第三審即為此種思維下之產物。然而,對修法前已經定讞的案件而言,人民的清白就可以因此被犧牲嗎?

 

刑事訴訟第376條已因違憲宣告而修訂,卻有不足之處

 

去年大法官作成釋字第752號解釋,宣告刑事訴訟法第376條在人民受了第一審無罪、第二審判決有罪而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情形下違憲,立法委員並即刻修訂刑事訴訟法第376條,實為我國人權向前邁進一大步;可惜的是,該次修法並未兼顧案件已終結之民眾,導致台大醫院整形外科黃慧夫醫師等諸多民眾之冤案難以平反。

 

所幸立法委員蕭美琴、邱泰源、段宜康洞悉此事,擬提案增訂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7條之11,藉此讓修正後之刑事訴訟法第376條有條件地溯及既往,讓遭受不當判決之人民有救濟之機會,然該法案仍於立法院審理中。

 

不溯及既往原則不應作為反對修法的藉口

 

審酌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7條之11尚未通過之原因,不外乎實務界以「不溯及既往」為理由而反對;然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旨在維持法律的安定性,不因法律的事後變遷而破壞安定,並保護人民既有權利的信賴。

 

且法律的更新是法秩序中的常態,對於法秩序持續有效的信賴,在個案中必須是特別有保護必要的利益,方才能成為個案阻止法律溯及既往的依據;回歸本次修法,刑事訴訟法第7條之11的增訂並沒有剝奪任何人民之權益,實難想像有何需要特別保護之利益存在。

 

總而言之,「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是在保障人民的「權利」、而非用來包庇國家機關的「權力」。大法官在釋字第752號解釋既已認定舊刑事訴訟法第376條違憲,不當剝奪人民之訴訟權,基於人權之保障,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應有所退讓,以人民之訴訟權保障為優先。

 

良善的配套制度得以平衡司法院之負擔

 

立法委員蕭美琴等人所提案之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7條之11規定,欲聲請重新審理之人民應該在修法後2年內提起,且須委任律師為代理人。

 

此等修法一方面可以兼顧法安定性,以免未來永無止境地提出重新審理;二方面配合強制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得以透過律師之專業表達爭點,藉此大幅減輕法院之負擔,故無論在時間或案件之品質上,均已設計妥善之配套措施,並無實務界擔憂之情形,立法院和司法院更應盡速通過此修法,方能確實保障人民曾失去的權利。

 

※作者為執業律師

 

【延伸閱讀】

●洩密案從無罪改判4個月 馬英九:一定會上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