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福建泉州沿海進行火砲實彈射擊演訓。這一場小小的「炮火展示」卻在中共刻意宣傳、台灣有心人士和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軍演」,令人啼笑皆非。
面對這場號稱是「軍演」的火炮訓練,我們要先嚴謹定義何謂「軍演」,否則莫名其妙被中共政治宣傳牽著鼻子走,不是弱智,就是失智。
軍演,簡單定義,就是軍隊進行大規模的實兵演習。依照類型區分,可分為四種:野戰演習(field exercise,美軍用語縮寫為FEX)、模擬演習(maneuver)、高司演習(command post exercise)、聯合演習(joint exercises)。
從中共這次的火砲射擊演訓來看,實在很難被歸類於上述這四種的其中一類。簡單說,這次號稱軍演的軍事行動,根本不算是軍演,比較像是「清庫存式」的放煙火。
其次,據普魯士軍事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茲所言,「在一切的環境中,戰爭都不應當作一種獨立的事物來看待,而要當作一種政治性的工具。」 他進而強調:「戰爭不過是政治關係的一種延續,但卻加上了其他手段的混合。」
對中共而言,希望透過火炮射擊演練想要達成的政治效果,仍是依循過去對台慣用的「三戰」:輿論、法律、心理戰,讓台灣民眾感受到恫嚇、震攝,這才是中共想透過軍事行動所達到的政治影響力。但實際上,中國卻無法對台灣產生任何「實質」的衝擊效果。
若有經歷過1996年台海危機的民眾,應該曾經感受到何謂「中共對台武力威脅」。當年,為了衝擊台灣首次的總統大選,中共不但進行登陸作戰演習、兩棲演習,更進行飛彈試射。
若大家記憶猶新,中國甚至打了幾枚飛彈到台灣北部外海,其政治目的就是要阻撓台灣首次總統大選的順利進行。當時,中國耀武揚威的行徑,反而激起國際社會極大的警戒,及台灣民眾的同仇敵愾。
對比18日放煙火式的火炮射擊演訓,1996年那一次才叫「處於戰爭邊緣」的軍事演習。最後,台灣民眾用捍衛民主和自由的決心挺過來了。自此22年來,中共不曾在台海地區舉行如此大規模的軍演。因為中國認知到,這類軍演的政治目的實則是反效果。
這次中國的火砲射擊,僅侷限在泉州沿岸,遠遠不及海峽中線,受影響最大的,反而是福建的老百姓。
中國動用國家力量進行宣傳,彰顯出用盡全力對台大聲吼叫之際,反倒凸顯出對岸在台美關係日益緊扣的無力感;至於台灣內部有心人士和媒體隨之起舞,刻意渲染中國軍事行為的嚴重性,更是一種不負責任,協助中國擾亂台灣民心的幫兇行為!
※作者為國立大學政治系講師
【延伸閱讀】
●紀永添專欄: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艦競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