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中國軍機遠航訓練真相

王臻明    2018年05月01日 00:01:00
中國所釋出的軍機繞行台灣進行遠航訓練畫面。(網路截圖)

CNN在顯著的版面報導了中國派遣軍機繞行台灣進行遠航訓練,還在網路媒體上發布相關影片恫嚇台灣,CNN的新聞標題為『中國釋出影像,以加強確保台灣為其領土的誓言。』內容主要談到解放軍的繞島飛行模式與官方制式宣傳,還轉載了日前中國官方媒體釋出的演訓影片。


不過仔細看這些釋出的影片,其實有幾點有趣的地方。首先影片中出現的戰機是殲-11,但過去中國派出參與遠航訓練,穿越宮古海峽的卻是以Su-30MKK居多,緊急起飛攔截監控的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很少拍到殲-11。這兩款戰機的最大外型特徵是,殲-11是單座的空優戰鬥機,而Su-30MKK則是雙座的重型戰鬥轟炸機,細看中國官方釋出的影片,就可以發現出現的都是單座的殲-11。

 

釋出影片中出現的戰機是殲-11。(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一般認為中國會派遣主要用途不是空優作戰的Su-30MKK擔任護航戰機,原因在於Su-30MKK的航程較遠。而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俄製的Su-30MKK才擁完整的長程空中加油能力。中國雖然從烏克蘭購入數架Il-78空中加油機,但只有同屬俄製裝備的Su-30MKK才能由Il-78進行空中加油。中國自行仿製的殲-11,其受油系統並Il-78空中加油機並不相容,只能由中國自製的油轟-6進行空中加油,但油轟六的加油能力不足,可能沒有辦法支援殲-11進行長程飛行。

 

目前的Su-30MKK也還不曾完成過整趟的繞島飛行任務。(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這可能也解釋為什麼影片中的殲-11都只掛載了基本的兩枚空對空飛,。而不是採完整的空中作戰掛載。可能原因是為了節省油料,因為戰機的武器掛載越重越耗油。但兩枚空對空飛彈一般自能算是自衛武裝,若真的出現高強度的空中對峙,這絕對沒辦法嚇阻美、日、台都已配備先進中程主動式空對空飛彈的戰機。因此這段影片是在什麼地方拍攝的,就非常有意思了,個人推測應該是在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演訓時所拍攝的,而非編隊飛到台灣東部海域時的真實影像。


原因除了殲-11很少參與這樣的遠航訓練外,其實連目前的Su-30MKK也還不曾完成過整趟的繞島飛行任務,而往往是在飛了前三分之一的航程後,就先返航,單獨留下電偵機或轟-6繼續飛經台灣東部,完成遠航訓練。同時影片中所出現的中國大型預警機空警2000,印像中也沒有參加過飛進台灣東部海域的遠航訓練。中國的預警機最多飛到東海,或在靠近宮古海峽以後,也一樣就會提前返航了。不過央視的畫面中的確曾出現過空警2000與最新的空警500,和戰機在海上編隊飛行的畫面,只是演訓的海域不明。


擁有完整空中加油能力的Su-30MKK為什麼也不全程護航,目前的原因不明,一般猜測可能是中國希望這樣的遠航訓練不要擦槍走火,如果Su-30MKK飛入台灣東部海域與台灣的戰機出現對峙,不小心可能真的出現衝突,或是想要保留繼續增加壓力的手段。但也有可能是中國的Il-78空中加油機的數量並不多,同時海上的空中加油能力也還不是十分成熟,萬一在台灣東部外海上空進行空中加油失敗,大海茫茫可是沒有任何的備援方案,這風險太高。


大型預警機空警2000的航程絕對夠全程參與遠航訓練,但空警2000也沒有全程參與的原因,可能在於很多的國家都對中國的空中預警能力非常有興趣,一旦空警2000飛到台灣東部海域,那升空伴飛監控的可能就不止是台灣空軍的戰機了,而會吸引美、日、台等國的電子偵察機尾隨逼近,想要伺機搜集中國空中預警機的各種電子訊號了,而這可能是中國所最不想見到的情況。

 

大型預警機空警2000的航程能全程參與遠航訓練。(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結論是中國的宣傳影片,虛虛實實,應該很多人看完這段影片以後,會誤以為目前中國的戰機已全程護航,參與繞行台灣的遠航訓練,而且空中預警機也有全程參與,提供遠航機隊的空中管制與預警。可惜這目前還未成真,目前飛到台灣東部的中國軍機以無武裝的電偵機、巡邏機,或搭載巡弋飛彈的轟-6K為主,台灣真要派戰機把他們打下來,易如反掌,只是這會釀成嚴重的政治事件罷了。不過也不能放鬆警愓,在未來中國建構更完善的空中加油能力以後,會不會在台灣東部海域見到Su-30MKK,甚至是殲-11,才是我們應該要注意的事。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文章經授權,摘自作者臉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