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潛艦有戰略能力 更能超越戰略 

吳濟行    2018年11月16日 00:00:00
潛艦的偵蒐、伏擊與扼喉箝制,在具有盱衡局勢,洞察大局的指揮判斷下,卻能於深海長袖善舞,發揮超戰略的優勢。(本報資料照片)

上週甫落幕的珠海航展,共軍展示了數款先進戰機。在我國防經費有限下,實無力與大國進行軍備競賽,空優與反封鎖孰重,資源重壓在潛艦是否得宜。


一般來說,潛艦被認為具有戰略級意義,尤其彈道飛彈潛艦攜帶核子武器,能靜默潛伏到敵國進行大規模破壞,可以威嚇阻戰或是在遭受核武攻擊時反擊。

 

近期上映的電影「潛艦獵殺令」,激起國軍很大的士氣。劇中演繹潛艦在兩國已展開對戰攻擊後,潛艦仍然能執行偵查與突襲,阻止戰爭擴大。而成功止戰的並非是戰術級的彈道飛彈潛艦,也沒有運用到核武或彈道飛彈威嚇的優勢。也就可推論柴動非彈道飛彈潛艦一樣可達到戰略功能。


電影故事雖然是小說家的發想,但是屢有膾炙人口的電影和漫畫,敘述潛艦在國際武力衝突中,發揮ㄧ指定江山的能力。


潛艦在水下必須靜默,不是像其他作戰可持續通訊,傳遞資訊與指令,而常常處於孤立無援的環境,因此指揮官獨立判斷,顯得非常重要。戰或不戰,美軍訂立了非常詳盡的接戰原則(Standers of Engagement SOE),提供各軍種如戰機、地面部隊、反恐等判斷敵對行為,實施自我防禦。潛艦指揮官在這麼重要的時刻理當熟讀接戰規定,依法行事。但是一個獨自在深海下的鐵殼,與外界幾近斷絕,甚至不能即時接受友軍聯合作戰指令與最高決策,靠著生硬的法規能生存否?兵者,國之大事,甚至世界之大事。此時靠偵蒐的資訊,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判斷更顯重要。倘如死守接戰原則蠻橫攻擊,勢將世界捲入全面戰事。


當主角艦長違反了接戰原則和戰俘等諸多規定時,以「遵守規定,還是求生存」為自己的判斷註解。除此之外,他所仰賴是絕佳的戰技與對於敵軍的深入瞭解。


拉回現實,西太平洋水下有俄羅斯、美國、中國的09系列等核動咖環伺,還有日本蒼龍級、韓國的先進柴動潛艦。用實力來比較,國造潛艦實在沒有優勢。但是潛艦的偵蒐、伏擊與扼喉箝制,在具有盱衡局勢,洞察大局的指揮判斷下,卻能於深海長袖善舞,發揮超戰略的優勢。基於止戰與終戰的思維打造堅強而負智慧的團隊,亦是實現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最高理念。
 

 

※作者為律師、國防大學研究所畢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