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蝦皮店到店的紅色警訊

甘知沂    2022年04月08日 07:00:00
蝦皮店到店從電商平台拓展到實體店面的中資企業,在短短半年內已經展店五百多家(圖片擷取自Google Maps)

橘紅色的招牌,斗大的「蝦皮店到店」五個字,相信這陣子大家對它都不陌生,這個從電商平台拓展到實體店面的中資企業,在短短半年內已經展店五百多家,可以說已經入侵臺灣的大街小巷,而它全面滲透臺灣社會的企圖嶄露無遺。

 

其實早在蝦皮實體店全面展店以前,這樣一間具有中資背景的電子商務平台所提供的服務,早就已經悄悄的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蝦皮不僅掌握數百萬臺灣人民的個資及消費資料,每日甚至經手超過十億元的金流,卻未能依規定取得電子支付機構執照,形成違法無照經營電子支付業務的情況。

 

八年前的三月,在馬政府執政下,臺灣公民社會勇敢的站出來,擋下了服務貿易協議,然而我們卻仍舊無法擋下這些中資企業,繼續透過各種形式進入臺灣市場。有人可能會問,縱使蝦皮是一間中資企業,實際上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裡我想從言論自由的角度來談。

 

三年前的中資順豐速通公司曾經拒絕寄送特定書籍,僅僅因為該書在中國被列為「敏感書籍」,而知名跨國集團DHL中港澳業務也被中國資本買下,著手開始對客戶寄送的內容物進行言論審查,前本土企業大榮貨運也早在2011年便正式加入港資嘉里物流集團,在人們高度仰賴貨運業的當下,這都將嚴重衝擊臺灣物流市場的安全。

 

中國在共產黨的極權統治下,對人民及企業施行高壓管制,而人民的個人資料暴露在政府數位監控中,如此高密度的管制及言論審查,勢必會透過中國實質控制的公司,侵入到臺灣的每一個角落。

 

拒絕蝦皮違法經營,不僅僅是反對這間公司對臺灣的侵門踏戶,同時也是對所有試圖滲透臺灣社會的中資喊話,我們臺灣不需要這樣具有潛在侵害言論自由風險的企業,我們必須捍衛臺灣的經濟安全、交易安全,同時也是防衛我們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願公理與正義照亮這座島嶼,從今天起,請與我一起拒絕蝦皮,守護臺灣!

 

※作者為社團法人律師考試改革協會常務理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