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軍機與軍艦頻繁越過海峽中線,屢次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 的行為已常態化。中國試圖透過演習模擬如何攻台,也意圖在國際上製造台海局勢不穩定之局面。然而,除了成本耗費高昂的傳統軍事活動外,中國更透過低成本且隱蔽性較高的「灰色地帶衝突」,以無人機或是非法船隻越界干擾台灣,試圖模糊傳統國家的安全概念,使威脅與挑釁不再僅限於軍事行為與邊境問題上。
相較於傳統的軍事對抗,具有模糊性且未達戰爭門檻的灰色地帶衝突更難防範,也幾乎無法預測。由於此類衝突的背後主使者及責任關係通常難以明確釐清,或是僅以模糊擦邊的方式進行。使中國這類挑釁方能在不觸及國際紅線的情況下,靈活施壓台灣,削弱我國內部信心,從而在製造混亂與不穩定的同時,規避了與國際社會直接對立的風險。
台灣面對這類挑釁行為,經常陷入輿論與行動的兩難局面。若不採取行動回應,可能讓挑釁行為加劇或升級,但若強勢反擊,又可能被惡意解讀為升高緊張局勢,甚至被國際輿論錯誤定位為局勢不穩定的主因。由於灰色地帶衝突成本低廉,挑釁方能夠頻繁地作出挑釁行動,若我國試圖阻止全部的灰色地帶衝突,除了耗費心神外,也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將不利我國長期國防策略的有效性與資源配置。對付這類游走於法律邊緣的威脅行為,最重要的是密切關注可能升級至武力衝突前兆的事件。
中國的灰色地帶衝突策略,正在重新定義我國國家安全的範疇,使其不再僅僅是邊境防守問題。對於不可能被嚇阻完全的持續性灰色地帶衝突,台灣可朝向跨領域嚇阻(cross-domain deterrence)發展,利用經濟、外交領域的優勢來反制中國的灰色地帶行動,例如限制關鍵科技,如台灣高階晶片的出口,來增加中國在灰色地帶行動中的代價。同時確保國際社會理解並支持台灣的行動,避免被曲解為挑釁或升高局勢。
在面對時常威脅武力進攻台灣,甚至揚言「留島不留人」的中國共產黨時,無論意識形態如何,台灣人都應該超越分歧,凝聚共同捍衛台灣的決心,切勿因為與中國在軍備實力上存在差距而輕言放棄。如果台灣在敵人還未攻打之前,就先行民心渙散放棄抵抗,將來任何形式的統一或侵略都將變得更加容易,甚至不需耗費任何一兵一卒就可以輕易拿下台灣。
面對威脅時台灣若無法保持團結,內部矛盾將會從根本削弱台灣的防衛力量,使我們難以集中資源來應對重大危機。國內的分裂也將使敵人更加容易進行挑撥與分化。若台灣持續無法形成統一的立場和行動,那麼即使獲得國際支持,可能因為增加更多變數,無法有效利用這些援助來保護我們的主權與安全。因此,台灣除了提升國防整體戰力,如何加強內部的凝聚力,將槍口一致對外是我國人民需共同面對的最大課題。
※作者為立法委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