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希時期的鋼鐵關稅,到歐盟與中國之間的所謂「胸罩戰爭」,全球貿易戰經常看似一觸即發,但卻從未真正打響。美國總統川普課徵鋼鐵和鋁進口關稅的計畫也可能同樣如此。
布希鋼鐵關稅2003年被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為不合法,而2005年中歐胸罩貿易爭端則通過布魯塞爾與北京之間的緊急談判得到解決。經濟學家說,這是現在可能重複上演的模式。
雖然川普自2017年1月就任總統以來不斷在貿易問題上放狠話,但他迄今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戰績。
他上任第一天就宣佈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該協定本來也不可能獲得國會的通過。重新起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談判進行了6個月,但迄今為止一事無成,儘管經常有推文稱川普將對NAFTA扣動扳機。川普將該協定稱為就業殺手。
後來他又轉向鋼鐵和鋁關稅、洗衣機配額和徵稅以及太陽能電池關稅,而這些領域只占美國整體經濟和貿易的一小部分。
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計算,鋼鐵、鋁、洗衣機和太陽能電池板加在一起僅占美國進口的4.1%。該行表示,在全球貿易方面,它們僅占0.6%。
川普本人的態度也變得比較緩和。他週五說「貿易戰就是好事,且能輕鬆取勝」,到了週一則說「我認為不會爆發貿易戰」。
爆發全球貿易戰的前景上周打擊金融市場。但到週一股市已經恢復平靜。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Zezas和Meredith Pickett則在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推動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會成為最有可能的選項,這是最為嚴重的情況,」
迄今為止各方反應平靜,歐盟表示將瞄準政治敏感的商品做出回應,包括哈雷大衛森(Harley-Davidson)摩托車,其產地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的家鄉—威斯康辛州。
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是受到川普關稅計畫影響最嚴重的國家。這兩個國家均表示,如有必要將採取反制措施。
儘管川普措辭強硬,但在白宮內部,關稅計畫提議似乎有調整的空間。
「有一點很清楚,還沒有最終定論,還沒有最終計畫,」川普的一位要求匿名的外部顧問強調本周不大可能採取正式行動,「離決定和完成還很遠。」
即使美國進口鋼鐵中來自中國的比例僅有一小部分,但中國仍被視為美國徵收關稅的目標。中國與印度的工業擴張,已導致產能明顯過剩,擠壓了美國與歐洲的利潤。
在前總統奧巴馬任內,美國則是與其他夥伴國一起行動,試圖壓抑不公平降價的進口行為。
中國對美國的龐大貿易順差,正是引發川普政府不滿的主因。2017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達到3752億美元紀錄高位,美國整體貿易逆差遽增12%至5660億美元。
擬定中徵收鋼鋁關稅可能以全球為基準,而非特別針對某個國家,這樣的事實意味著全球各國可能普遍作出反應。
相形之下,直接針對中國的舉措,其殺傷力可能更大,特別是對竊取智慧財產權進行調查。
川普稍早接受路透專訪時已警告,對中國這個問題的罰款金額「將是大家料想不到的數目」,不過調查範圍一直沒有公佈,也沒有設定做出決定的日期。
美國企業指出,構想遭到剽竊、以及被迫交出智慧財產權做為在中國做生意的代價,已令他們蒙受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損失。
Zezas與Pickett同時認為,「把中國從目前受貿易舉措影響的國家中單獨揪出來,可能被視為具體的方向。」
※本文由路透中文網授權轉載,作者為Kevin Lamarque。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