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傳真:不識普世價值的中國留學生還要鬧出多少國際笑話

李華    2019年02月16日 00:00:00
近萬名中國留學生日前在網路上連署稱「齊美拉姆傷害了國際生的關係與感情。」(齊美拉姆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首位西藏裔學生會會長/圖片擷取自Youtube)

近期,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選出了首位西藏裔學生會會長齊美拉姆,她因為與主張藏獨的組織「自由西藏」關係過密,引發了多大中國留學生的抗議。近萬名中國留學生在網路發起來罷免行動,連署稱「齊美拉姆傷害了國際生的關係與感情。」

 

其實類似的劇情早已虐過我們好多遍,中共可以說是始作俑者,它也經常用相同的手法霸淩臺灣,將臺灣阻擋在國際社會之外。這次中國留學生不過是依葫蘆畫瓢,有樣學樣。

 

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共雖然自認為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但是它有時總是表現出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無知和傲慢。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今天也經常講「對事不對人」,這些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現實生活中,因言廢人、對人不對事的現象卻比比皆是。

 

當年貴為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因為一篇《海瑞罷官》被指影射最高當局,結果被扣上了「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的帽子,最後受到迫害,含冤而死。他沒有想到以前為了權位批鬥別人,自己有一天也會落得如此下場。今天一位中國的「小民」因為評論了委內瑞拉的時事,竟被當地公安機關罰款500元。

 

中共也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所以它今天無所不用其極地來堵住悠悠之口。當然今天在國內「頤指氣使」、國際上的「揚眉吐氣」的它,已經不滿足于管住14億人之口,他還有管住70億人之口的野心。

 

一百多年前洋人租界公園門口的一句「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讓一百年後的中國人依然口口聲聲「男兒當自強」。雖然這句話被考證是無稽之談,但是很多中國人還是信以為真。今天離「民族復興」不遠的中國人,依然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一言一行。

 

今天,如果有外國人批評中國,那麼他在中國人眼裡就變成了辱華,如果有中國人稱讚外國,他就成了漢奸。外國商店門口貼了一張不歡迎中國人的紙條,中國駐當地的使館竟也要出面,雞毛蒜皮的事成了國際糾紛。去年底以來,因為不少國家的航空公司將臺灣列為國家,中共當局竟逐一發文要求對方改名。

毋庸置疑地是: 今天的中共正在通過其影響力,在國內大興文字獄,在國際上推行中國特色的「言論審查制度」。

 

言論自由和民主政治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政策的比較,也就沒有民主的選擇。中共一直對它的民主集中制引以為豪,這樣的民主不過是中共少數人的民主,中共高層以前有所謂「九龍治水」的領導制,9位政治局常委民主表決來共商國事。而今天的習時代,權力早已定於一尊,習近平鼓吹的包含「自由民主法制」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在中國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卻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行走的「國際笑話」

 

中國最早的一批留學生始于晚清留美幼童,他們受美國庚子賠款資助,學習美國先進的政治、經濟、技術知識,很多人學成回國,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

 

近代以來西風東漸,留學生為了救國圖存,將西方的進步思想引進到中國,孫中山汲取了西方三權分立的思想,開創了五權分立。周恩來、鄧小平留法,受到共產主義的影響,後來回國參加革命。

 

而今天的中國留學生,不能見賢思齊也就算了,連最起碼的入鄉隨俗都不懂。沒有出過國門的人,不懂普世價值還情有可原,出了國門,接受過通識教育的留學生,不具備一點自由民主素養,很難說得過去。

 

民主的內涵就是少數服從多數,按照民主程序產生的當選人是民意的集中體現,自然具有法律效力。當選人可以被選民罷免,那是在明顯不稱職者的情況下。中國有句俗語:「落棋不悔。」前腳剛選出來的當選人,後腳就找一些莫須有的理由去罷免,顯然是拿民主當兒戲。

 

中國特色的選舉是走過場、過家家,選民是投票機器,選出來的人不符合黨意可以推翻重來。支持西藏獨立,在中國是「大逆不道」,但是在國際主流社會,統獨不僅可以被討論,還可以訴諸公投。

 

中國留學生家庭在中國算是有文化、有修養的中產階級了,他們都不識普世價值,鬧出如此多國際笑話,可以想像中國國民的整體素質到了何等地步?

 

其實不單單中國留學生如此,一些在西方民主國家生活多年的華僑也不識普世價值。言論自由對他們來說是自己可以暢所欲言,卻容不下別人說自己不喜歡聽的話。對一些自由民主人士來說,普世價值不過是他們用來對抗專制獨裁的武器而已,或是報一己之仇的工具。有時一言不合,應激性反應會讓他們繼續用專制政權教給他們的手段去打壓異己。

 

當年周恩來尚且能喊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天中國留學生又為什麼讀書呢? 是在課堂上為臺灣、西藏的歸屬問題舌戰群儒,獲得大國小民那一點精神慰藉感嗎?還是充當中共銳實力出口的馬前卒,獲得主子的一些微薄賞賜?抑或是像當年的錢學森一樣竊取美國高科技,然後回國鑽營獲取權位?

 

※作者為一個無可救藥的自由主義者,曾經在中國政府機關任職,後因言獲罪,現旅居海外,著有《自由的遠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