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用人命換總預算? 賴清德民意分水嶺 

蔡秉恩    2025年01月17日 07:00:00
面對國會亂象,民進黨行動可以改變,但價值不能動搖,沒有價值的政黨將失信於民。(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朝小野大的現況,國眾兩黨持續出招,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強推三大惡法、並藉由預算案干擾施政,朝野衝突急速升溫,執政團隊招架不住,開始自亂陣腳。賴清德的當務之急不是與藍白溝通換取和諧,乃是在黨內立威整頓,確保執政穩定和一致。

 

當前政治環境混亂,青鳥替台灣焦慮,藍鷹教訓民進黨,小草仍在救阿北(柯文哲),社會猶如壓力鍋,隨時有過載的可能。賴清德作為全民總統,必須鞏固人民對政府的信任,讓朝野紛爭帶來的不安能有效收斂。

 

民進黨內,府、院、黨溝通的問題隨著朝野衝突,越漸明顯。先是三大惡法表決期間,黨團總召柯建銘前往濟南路與青鳥致意,並有多位民進黨立委移除柵欄,示意群眾進來立院,期待效法太陽花學運,運用公民力量逼退三大惡法。不過此舉明顯未與黨內進行溝通,現場群眾不知所措,黨籍立委看法也不同,最後無疾而終,顯現黨內行動的不一致。

 

再來是黨團總召柯建銘喊出大罷免要求雙罷韓國瑜以及國民黨41個區域立委,此話一出引起喧然大波。但民進黨中央卻對外回應「未針對罷免進行具體討論」。黨內鴿派、鷹派各自行動,支持者無所是從,公民團體孤立無緣,更沒有價值論述,讓人民看見賴清德的社會願景,顯現黨內路線的不一致。

 

而執行死刑將成為賴清德總統當前執政的最大挑戰,死刑存廢有待討論,但執行時機挑在總預算協商破局,總預算表決前夕進行,無疑是在告訴大家行政院可以「用人命換總預算」,將令黨內進步派大幅流失。死刑在民進黨內一直都有不同路線的聲音,挑選在政治氛圍如此緊張的時候執行,相信絕非黨內共識,顯現黨內價值的不一致,將成是政黨衰微的開始。

 

面對國會亂象,民進黨行動可以改變,但價值不能動搖,沒有價值的政黨將失信於民。賴清德總統當選將滿週年,民進黨堅持的民主價值不能偏移,賴清德作為黨主席需建立威信,強化府、院、黨溝通,貫徹民主治理,更要整頓黨務,確保民進黨中央成為府、院、黨溝通平台,才能有效應對國眾兩黨。未來三年,賴清德對內要有威信,對外才能取信,否則鬆散的府、院、黨連結,將成為連任之路最大障礙。

 

※作者就讀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