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與中國「南海研究院」,在七月份舉辦的商討南海主權議題二軌對話中,卻赫見我國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宋燕輝及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復國,列名中國代表團名單。兩位領中華民國納稅人的薪水的研究人員,竟然如此大方地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義出席這樣的場合,真讓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
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這裡可能需要先補充一下背景,因為除非平常就熟悉外交事務或理論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什麼叫做「二軌」?「二軌」或「二軌外交」(TrackTwo Diplomacy).指的是,由參與國國內的非官方或半官方人士(如學者或退休官員等)來進行外交對話,目的在於在正式外交(及一軌外交)遇到困難或尚未啟動之時,讓參與國先行建立熟悉並建立互信。而非官方的智庫在「二軌外交」中,尤其扮演關鍵角色,因為其多半獲得官方的授權授意,因此代表了官方意見,而也能將對方的意見上達本國領導階層,因此在「二軌外交」中獲得的共識,往往有機會很快地轉化為正式的外交作為。
經過了這個對二軌的背景介紹,我們可以得知,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與中國「南海研究院」必然各自得到了美國和中國官方的授意,因此才得以順利地展開兩國的二軌對話。那問題來了,請問一下列名中國代表團的兩位學者,你們的國籍隸屬於中華民國,請問一下你們的授權來自於哪裡?是來自中華民國?還是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也難怪,後來會有美方的參與人員表示,對於中國代表團裡出現台灣人感到不解。因為對他們來說,銜本國政府之命,是二軌對話開始的前提,為什麼會有台灣學者得到中國政府的授意參加對話呢?實話說,如果美方人員得出「原來兩岸目前已經進展到同屬一中」的結論,實在是非常正當。
而兩位學者對自己列名中國代表團,各有解釋。宋燕輝說,他是以學者及個人身分參與,而且他發表的意見就是台灣在國際社會應扮演角色及利益所在,參與就是為了避免台灣在國際上被邊緣化。劉復國說,他們是以「比較優秀學者」的身份受邀,不代表台灣政府,這是學術自由,況且在南海問題上,他與政府看法原就不同。
上面說過了,二軌對話的前提在於對話的團體和人有獲得官方的授意。因此,當兩位學者被認為是台灣人參加中國代表團時,你們的意見或許在你們自己看來,是代表自己個人或者「比較優秀學者」,但在美國人看來,你們就是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的意見。至於為什麼中華民國政府的意見,會由中國代表團表達出來,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兩岸在南海議題上已經有了共識與默契。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就可以代表中華民國的立場,所以關於南海的問題,美國只需要跟中國談就好。
所以,即便兩位學者認為自己是以個人或是「比較優秀學者」的身份參與,但在美國人看起來就不是如此。更關鍵的是,在中國人看起來也不是如此。對他們來說,邀請台灣學者參加代表團,名義上是讓台灣人有機會發聲,但實際上他們很清楚這會給美國人造成「兩岸在南海議題上合作」的印象。而這正是他們心裡打的算盤:壟斷南海議題的發言權,將台灣在這個問題上持續邊緣化。
這兩位學者,或許認為自己的意見與台灣政府不同,或許認為這是一個為台灣發聲的好機會,但實際上這都是你們自己的解讀而已。「一種參與,各自表述」,就像「一中各表」一樣,中國同樣是靠著操弄這種內外有別的模糊性,只有關起門來才讓台灣各自表述,但在國際場合卻是吃盡台灣的豆腐,讓外國人以為台灣同意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上了一次當,總該學一次乖,不要再讓中國玩弄於股掌之間了!
※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