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貨幣在全球的流行,並且引來國家與金融業兩極的態度,很多人關心虛擬貨幣作為一個新興的資本市場到底有什麼發展性?
目前虛擬貨幣的定位是模糊的,有人把虛擬貨幣當成一般國家的貨幣來看待,也有人把虛擬貨幣當成一種商品,因此我們就先從貨幣面來討論一下近代貨幣的制度與虛擬貨幣的前景。
二戰後金本位制度正式與美元掛鉤,也就是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基本上延續金本位主義只不過是從金塊本位置轉換成金兌匯本位制,簡單來說原本各國的貨幣與自己國家的黃金存量掛勾轉換成黃金與美元掛勾,而美元在與其他國家的貨幣掛鉤而且固定匯率,形成了二戰後到1971年尼克森震撼間的主要的貨幣制度,這種金兌匯本制度造就了美國經濟霸業的奠定,與尼克森震撼後的浮動匯率制以美元為首的貨幣體系。
在尼克森震撼後美元還是在浮動匯率制中擁有絕對的統治力,原因是各國找不到比美元更通用與強勢的貨幣,美元在不用顧慮世界的情況可以自行決定美元的數量下引來一次次的景氣循環。
虛擬貨幣如果作為貨幣系統中的一份子,有沒有機會擁有與美元一樣的統治力,筆者認為是有的。
但是何種形式出現的虛擬貨幣能夠成為貨幣市場擁抱且全世界歡迎的就是目前最大的考驗,是走向區域性還是走向全球性?是走向金融體制還是離開金融體制。筆者講到這裡很多人一定發出疑問與反對,認為虛擬貨幣就是以全球性和離開金融體制為目標在發展。
筆者以為,任何極端都可能向中間靠攏,全球貨幣百百種,各地發展也不一定,而且目前經濟體系已經從美元走向了歐元、美元、人民幣的三方角力,區域化或許是作為虛擬貨幣可以考慮的道路之一。
另一方面則是思考到離開了金融體制,虛擬貨幣難道就不會被少數人掌控嗎?我想還是會的,因此加入金融體制與區域或是和國家掛鉤的可能性也大幅提升,資本主義走到現在並非沒有往左走的趨勢,社會主義國家也不可能永遠走在左的極端,就像個鐘擺隨情況調整而已,虛擬貨幣也是亦然。
虛擬貨幣截至2018年1月1日,市值已經超過了7000億美元了,很多人會想這東西作為商品究竟有何價值,到底能夠做什麼?
其實從商品的角度上來看,虛擬貨幣就如同黃金一樣可以永久儲存,再來就是稀少性。一般而言任何一款虛擬貨幣在開採完後就不再增加。在這兩個特點下結合網路與商業,虛擬貨幣成為一種理論上非常完美的商品。
金融界在看待虛擬貨幣這塊大餅上的態度就有趣許多了,一方面大聲斥責虛擬貨幣是投機品沒有投資價值,另一方面成立專門的團隊來觀察虛擬貨幣的發展,甚至準備資金在適當時候投入這塊新興的市場。
筆者認為會有這麼兩極的態度是在於虛擬貨幣的發展是一個1和0的概念。在金融圈的想法認為如果投資虛擬貨幣,我們就要能操控它穩定它和擁有它,但是現在的情況在於虛擬貨幣如果能夠成為一個成熟的商品,投資的資金能夠有數倍的回報,但若虛擬貨幣最終失敗,那麼就是血本無歸,這也使現階段整個金融圈站在兩難的處境中難以作為。
虛擬貨幣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品的確還有很大的增值空間,這種增值空間來自他的進步空間,而什麼是他的進步空間呢?簡單來說就是國際犯罪與洗錢問題,虛擬貨幣在中韓兩國政府2017年12月末到2018年1月中聯合打壓下,造成主流虛擬貨幣市值超過30%蒸發,原因就是中國與韓國對於虛擬貨幣的交易造成資金外流等問題的不安所形成的打壓行為。
類似這種從國家發動的打壓行為,對於一個新興商品長遠的發展來看不見得是壞事,虛擬貨幣在商品的最終模式如果不能解決高波動性與接軌整體經濟狀況,那麼虛擬貨幣的價值幾乎是沒有的,因為投機品是看不到未來的。
※作者為清大研究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