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教公民》:風雨中抱緊學術自由

黃偉國    2018年04月17日 07:00:00
自1997年以來,香港的學術自由,不斷受到政府的干預。(湯森路透)

對一個市民來說,「學術」在他們心目中,只是一班在大學或研究所工作,受過專科知識訓練的人,以創意、獨立、不偏不依、挑戰既有的意念及批判為價值觀,不應受到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的侷限或抑制。

 

特別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研究,更應該挑戰及突破政權及知識框架下的缺陷:禁忌、成見或敗壞,從不同的角度剖析及解釋這些不足缺陷的形成因素及過程,以及為什麼主流社會接受及做成這些缺陷。

 

制度上,大學、研究所及專業團體應透過制度及製訂行為準則,以公平、公正及不偏不依的原則管治院校,無論是大學校監、教育部門的官員、大學校長、管理層及前線的教學人員必須恪守。學術自由能夠制度化,有效保障教學人員發表不同的意見及觀點的權利,無論是書寫著作,抑或在課室、大學管理架構、公開場合發表異見。最後制定機制處理破壞學術自由的案件,讉責或處分相關的人士或組織。

 

表面上,香港的學術自由受到《基本法》第137條保障,但自1997年以來,香港的學術自由,卻不斷受着政府的干預。

 

2000年,時任特首董建華透過路祥安傳話,要求停止有關行政長官及政府的民意調查。

 

2007年,時任教育局局長,現任港大校董要主席李國章,及時任當任秘書羅椒芬,透過私下接觸時任香港教育學院的校長莫禮時及副校長陸鴻基,迫教院與中大合併,並要求校方解僱葉建源。

 

2015年,港大發生的陳文敏事件,據報導時任特首梁振英及其統治團隊的支持者遊說校務委員,否決任命陳文敏副校長的任命;結果成功否決其任命。

 

2017年,時值各大學開學時發生港獨橫額和民主牆風波,各大學校長發表聯合聲明反對港獨及指出港獨無討論空間,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聲稱市民不應用言論自由空間鑽空子鼓動港獨理念。

 

2018年,浸大教職員工會主席及理大教職員協會相關的教員,分別以工作表現、人手編配或大學轉型為理由不獲續約,但校方未能給予充分、相關及真確的理據,解釋相關的決定。同時,港大法律學院的戴耀廷,因在台灣發表關於港獨的言論而受到親北京勢力及政府猛烈攻擊,意圖迫使港大解僱他。

 

從上述事件分析,香港的學術自由受到全方位侵蝕。若果不久的將來,香港再沒有學術自由:

 

任何的研究只是為統治者及政權服務,目的在於如何合理化暴政及鞏固統治;

 

學術與知識被扭曲,淪為政府的宣傳工具,目的在於歌頌政權及其管治與政策;

 

任何的研究只能根據官方訂定的政治標準而進行,為了迎合官方口味,導致故意刪改、偽造或扭曲研究過程及結果,研究變成做假,對社會構成傷害;

 

透過政治審查及撥款機制,禁止學者進行任何揭露政權陰暗面的研究;

 

學者再沒有獨立與批判思考,更因為擔心被解僱而被迫滅聲,或只能夠無條件支持及重覆官方的觀點與角度;

 

因市民相信學者作為知識的權威所作的觀點及分析,加上媒體廣泛報導;結果,缺乏獨立及批判思考的民眾被集體誤導,出現一知半解比無知更可怕的狀況。

 

最後,學術研究成為統治者及學者裝飾暴政的工具。作為香港人,學術自由真係唔關你事?沒有學術自由的香港,還有未來嗎?

 

※作者為 「高教公民」召集人

 

【延伸閱讀】

●香港《高教公民》:香港也會出現大學工潮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