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日發生的衝突,筆者感到遺憾,寫下我的評論也希望我身邊朋友別再受傷,記得回家。
一個宣稱民主的國家,島上的退休警察打著現在的警察,這種「四海一家」的網內互打,背後隱含的問題不是通過暴力能解決的。
過去,台灣的政治發展走過長時期的威權統治,恩庇─侍從理論(Patron-Client Theory)讓我們理解國家機關和公民社會的互動關係,行政機關擁有絕對的壟斷權力,壟斷權力不僅包含對行政官僚的壟斷,更多的是在過去黨國體制的政治權力,權力的擴張,影響到個人之間非正式關係的消長,逐漸形成私自的利益群體。
如果,試著分析威權時代的行動者,基本上可以區分三類人,一、擁有權力者,二、向權力靠攏者,三、對抗權力者。
當時的國家是第一類群體,那些八百壯士們,正是第二類別的群體,這些群體多是積極向權力靠攏的人,甚至成為有有權力的人,或許,有的人出於家計、偉大夢想、救國救民等千百種原因而加入服務的行列,都免不了恩庇─侍從的池塘,如同煮水青蛙慢慢習慣、無感,被動地成為靠攏者。
而那些被打的學弟們,則是像是體制內部的「侍從者(clients)」,或許內部有人受到不公的對待,然而這群人多會對內爭論,對外口徑一致。這也會是為甚麼比起對待學生運動的棍棒,反年改的學長們始終能拖著他們歷經歲月的身軀,有恃無恐地握著拳對抗公權力。
另外,政府也必須透過更多的方式回應抗爭,拒馬擋不住一切,責任絕不會在他者,必須嚴以待己,現在的政府必須對民主重新想像,因為在抗爭另一頭的你們也走過威權時代,你們「曾經」是第三類的群體。呼籲當權政府,民主的想像也從來不是只有一種,也請留下只有權力的民主想像,台灣人一直是活躍在動態的民主環境的,社會需要更多參與,參與式民主才能跳脫對抗的民主想像。台灣人拒絕與暴力共存,也拒絕權力擴張。
威權時代的民主想像已經過去了,那樣的時代「被過去」了。請別升起已逝去靈魂的旗幟,宣稱為其奮戰,暴力披著虛偽的血淚,更顯荒誕。
最後,請別說你們被遺忘,是我們不曾想起如此的你。
※作者為清大社會所研究生
【延伸閱讀】
●李濠仲專欄:把政黨當成宗教信仰 「黨」旗當然繼續飄揚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