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小英很弱,但我從不這麼認為。
特別是,她幾乎已經發布參選聲明了。
我常常會提醒這麼說的人,她是綠營執政後,第一個完整做完4年的陸委會主委。她是國民黨李登輝時代養大的女孩。面對中國,面對美國,她是帶著高學歷,完整專業協助李政府進行對美商貿談判。
不靠外表,眼神犀利,姿態沈穩,偶爾在一些時刻露出「人」的樣子,是小英的特質。
坦白說,身為一個女性,我是由衷佩服她。
而這樣的她,其實是被國民黨養大,受到民進黨賞識提拔的政治菁英。
她從來都不是小可愛。
從選後第一時間,她的所有作為,都在告訴這個社會,她沒有死,她也沒有酣睡,她是真正的權力競逐者。
而她的玩法,始終都是沈默的冷靜自持的那個談判手法。
看似激昂的那些時刻,都是演出。都是為了撐住她那以冷靜著名的競逐斡旋邏輯。
從選後與柯在北門見面,在外界看來,她溫良恭儉讓。她在為了黨的潰敗自我退讓。
但在看政治的人眼中,其實這明著是一個局。
為何是北門,而不是其他地方?
柯文哲有這麼窮嗎?窮到只有北門這麼一個政績嗎?對台北市政與中央預算有那麼一點關心的人都知道,柯的下一個四年,小英此任的最後一年,真正的關鍵是南港。是東區門戶計畫。
那裏,有前瞻計畫相關的輕軌鐵道計畫,還有柯市府一直希望可以打造的新市區。
那為何選北門。答案只要想一想,昭然若揭。各位的同溫層對於前瞻計畫的爭論從不清淡。
那日的柯,為這個行程留下了一個與亞斯伯格症狀相符的印象:失去社交性。
白話文:傲嬌。
民進黨從未放棄過殺柯。儘管「殺」有很多種意涵,但那種壓下去,邊緣化對手的念頭從未斷過。
小英身為2020的當然總統競逐者,在兩黨圍毆下倖存的柯一定是蔡眼中的對手。縱使她不想這麼看,全世界都會逼她朝那個方向去。
只要她還想要手上這個以國家為名的權力網。
爾後,她開始進行迴廊談話直播。
每播一次,我們當然都會想起歐巴馬,同時也會想起house of cards裡的男主角。
我想起這一位真實的前總統與虛擬人物如何權謀地藉由迴廊談話的那種半正式感,創造出一種「辦公室之外的私密談話氣氛」。
身為總統,我親密卻嚴肅地告訴你我的想法。螢幕前的你,就是我訴說悄悄話的對象。然而,言談間的每一個段落,都是政治上的指令。
小英有做好嗎?其實沒有。她並不擅長這種充滿張力與舞台劇的表現手法。她的團隊也沒有把鏡頭跟場景處理好,從直播一開始總是拍到一堆蹲在附近或坐在一旁的記者,大家就出戲了。
那她做到什麼了?
她做到了鞏固權力網這項任務。
大家應該還記得,她一直播,藉由豬瘟的事談中國問題,談兩岸。然而,她還花了大把時間跟線上的國民聊機車煞車系統政策問題。
這很聰明。
她表面上在回應國民跟支持者的訴求。從婚姻平權爭議到公投,再到以核養綠事件,你們不只希望我表態,還希望我能夠論述它。
要投入,要參與,要論述。
蔡英文回應各位期待,連機車煞車系統政策要不要喊卡都論述給你聽。
她展現她蹲低、謙卑、踏實、勇敢、認真做功課的性格。但同時,身為憲法國防外交的一國之首,蔡總統此舉無形之間,直接把行政院逼成啞巴,搶了行政院的業務話語權。
行政院住著誰,黨內鬥爭從未停歇過。
秋天過後,小英確實內外失火,但她也立刻勇於內外交火。
民進黨的青年議會代表,其實也對她留有一份情。甚至,很多人都是在她這個年代下,獲得機會展露頭角。
在那個講究資本(capital)的環境裡,僅靠天資延伸出的能耐(capacity)是永遠不夠的。
於是所有來自青年派的檢討聲浪,其實都不是逼宮,都是托出站不穩的主席的一雙手。
這其實無可厚非。
前日習一發表完談話,台灣立刻沸沸揚揚。沒人敢在主流河道吭聲。藍營側翼平台積極撐腰,綠營內部與蔡互砍還沒砍到高潮處,就被迫要檯面化。
蔡的即刻高張力回應確實不如她過往的慣習。
但其實,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因為那本來就不是回應,也不是談判。
那基本上,是一份參選演說。
蔡英文總統基本上已經宣告了,她要爭取2020連任。
她說,民主就是台灣共識。所以,以台灣為名或以中華民國為名的共同體就是她的基本盤,就是她的利基。
她知道,當獨派幾乎被去年秋末大選打到半殘時,她還有機會重登共主的位置。
畢竟,任誰都可以看到一個結論:喜樂政經反同一派在政治聲量上已經徹底崩潰。他們始終握有雄厚資本,但是沒有真正的羽扇諸葛。
於是,小英以直球一個一個回。網路上有人說,她在要韓國瑜閉嘴。我是真的笑了。現在是怎麼了嗎,選贏高雄市長,打敗一個愛貓的中年暖男,就能短跑直奔總統了嗎?
小英那是說給吳敦義,朱立倫,柯文哲,民進黨內的新潮流派系,與大佬們聽的。
她選好位置了。她要做中華民國加台灣的女兒,民主的使者。國家還在腳下,在她的腳下,也在她的手上的大旗。
在她選好的敵人,習近平面前,她仿若聖女貞德,要扛起建國(其實仔細看通篇文稿,只是維持現存國家憲政尊嚴,沒有要建國)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問題是出在習近平身上。
何以在這個時間點就出了台灣這張王牌。習是歷經過文革,被文革狠狠咬過的人。這番演說,他的用語全是說給中國境內人民聽的。
台灣問題一直都是中國內政的王牌。
此番演說,是習一系列鬥爭的一個環節,還是已然走到高潮?
我的看法還是認為這不過就是一個環節,推論過程就按下不多談。而有人或許會問,習何必犯傻?明知此舉會逼台灣內部對決,明擺著給獨派一個機會。
這確實是真正有趣的地方。
以政治鬥爭而言,每一個戰鬥者最怕的就是敵手死透。
民進黨最怕國民黨徹底絕跡的那天到來。屆時,少了國民黨,民進黨還能像是過往的民進黨般的存在嗎?
習近平同樣也是需要獨派半殘活著,絕不能死透的那位。有了獨派,習在台灣問題上才有角色,才有施力點。
所以,更精確地追問,應該問的是,是否習也早就預估了蔡會選擇貞德這個位置。而他的把握是否來自於,他已經精密地推敲過,獨派的政治能量已經出現天花板?
是否一切都在他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說得太多。小英是宣布參選了,也選好戰鬥位置了。
她不是第一次被逼宮,也不是第一次突然這麼強硬。每一場硬頸的劇目,總會有她期待的掌聲與聲浪。
問題來了,眾生們,誰要成為習近平的代理人呢?
而意識形態對決真的還是一帖有效藥方嗎?
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大選倒數13個月,已經正式開打。(本文轉載自Agnes Hsiao臉書,原文連結。)
※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