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民調只是中共統戰的開始

林青弘    2019年02月25日 00:00:00
中共對台統戰日益進化,近日民調戰已經響起進攻號角。(資料照片)

不顧北京反對,這篇投書還是要說個道理,分析事實與提供對策。近來至少已有兩份民調結果公布,平面媒體與電子媒體的不同民調結果,最有共識者均為蔡英文總統的支持度墊底,似乎要預告蔡總統連任無望。這兩份民調不能在欠缺實據的情形下,無端指涉背後擁有政治陰謀或是任何引導輿論的動機。但若仔細解讀民調的「眉角」,社會大眾應該客觀看待民調結果,不應該反被民調結果牽著鼻子走,而忘記選票的決定主角是自己而非媒體本身。
 

《蘋果日報》委託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執行民調,調查期間為2月15至16日,成功受訪的樣本總數為1087份。《蘋果日報》自行揭露「這次採對比式民調,必須列出各種組合,為避免因組合太多,影響受訪者作答意願及準確度,無法涵蓋所有可能參選人。」等事實,據此可證「拒訪率」是本件民調不能排除的重要影響因子。1087成功受訪樣本,分散到每個行政區而非縣或市的抽樣單位,每區或每鄉鎮能成功受訪的樣本數肯定不大於30。「30」是統計上的敏感數字,小於30者,通常不能稱為大樣本,以常態分配作為統計抽樣的母體分配,恐怕引起很多數理問題的爭執。這樣的瑕疵亦出現於TVBS的民調結果。
 

TVBS的民調說明指出:「為控制問卷長度,避免過高拒訪率,本調查依不同可能人選題組,分為兩個獨立組調查,樣本分別為 805 份及  777份,加權後合併樣本數為 1,582 份的對比式民調。」除了上開抽樣樣本數過少的疑慮以外,TVBS合併兩份調查為一份,學理上的方法論已有重大爭議,其調查結果是否客觀反映當下的社會氛圍,更容有困惑與疑慮。此份民調的調查期間從2月14至20日,將近一周的調查期間,難免會有其他社會事件的干擾而失真。
 

在上開兩份民調結果的數據裡,無異是要告訴社會大眾一些「擬制的事實」。其一,泛綠陣營裡,柯文哲民調支持度大於賴清德大於蔡英文;其二,泛藍陣營裡,韓國瑜民調支持度大於朱立倫大於王金平;其三,無論兩組或三組競選,民進黨提名者不論是蔡或賴,選輸國民黨提名候選人的可能性很大;其四,政治隱含效果就是「挺韓換朱」、「韓柯共伴」、「挺賴換蔡」。

 

民進黨不執政即符合中共最大利益


從去年1124大選以後,社會大眾不能忽視中共利用各種方法滲透與離間台灣藍綠陣營,企圖影響大選氛圍的故意與惡意。以中共最有利角度來看,台灣總統大選愈紛亂,對於中共抑制美國使用「台灣牌」制衡朝鮮半島和平談判、中美貿易戰談判的國際政治效果就會愈好。中共對台工作當然希望韓國瑜、柯文哲都投入總統大選,對於親中的保證來說,兩組遠遠勝過一組,多層保障何樂不為?直白講,只要能達成蔡英文連任失敗,韓國瑜或朱立倫或柯文哲當選總統對台灣的後果為何盡皆不論,只要民進黨不能中央執政即能符合中共的最大利益。
 

在中共的統戰、政戰、選戰的三合一對台工作裡,驅動韓國瑜參選總統,可以裂解國民黨既有權力結構。蠱惑柯文哲參選總統,更可以分散民進黨總統票源,實質裂解民進黨而完成解放台灣綠色執政的現狀。改變綠色執政的現狀,就是中共對台工作的至高目標。蔡英文連任失敗,未必等同國民黨重新執政,無論柯文哲或韓國瑜、朱立倫當選總統,最大的贏家將是中國共產黨,慘敗者除了民進黨以外,最大的輸家更是熱愛民主、自由、和平的台灣人民。
 

總統大選尚未啟動,過去與未來一定會有很多「情境虛擬式」的民調發布,對比式民調可以打擊蔡總統與民進黨的選舉信心,也可以塑造台灣人心浮動的輿論效果。「韓流效應」事後應該客觀分析與解讀,無須伴隨柯文哲的自大說法,認為「綠柯合作」就能消滅「韓流效應」,合作與競爭同時存在於綠柯之間,也存在於綠韓之間。

 

不是單純合作或競爭的爭執

 

「公共建設不能轉化成為市民財富」、「高雄的綠色執政已久,人心思變」、「藍營造勢成功,地方派系整合順利與全力支持韓國瑜」、「韓國瑜擁有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獨特個性,成功塑造韓流效應」,這些警醒才是民進黨應該正視的弱點。出身黃復興黨部卻無軍頭惹人厭的習性,從挫折中爬起的正面能量,以及自我定位為庶民心聲代言人的政治行銷策略,這些特點與優勢,從蔡、賴身上都看不到。
 

柯文哲1124選前在彰化縣與民進黨不合,結果黃文玲、魏明谷雙雙落敗;柯妻與前台中市長夫人雙雙現身花博造勢,之前還有柯P參觀綠川、柳川的刻意示好,結果林佳龍慘敗21萬票。「柯文哲效應」對於民進黨而言,有害而無益,事實很明顯。這不是單純的合作或競爭的爭執,只能說是業障深重,需要智慧化解。柯市長的智慧如果也有157,應該想想如何不要成為中共博弈的棋子而已。在政治這條路上,如果欠缺民進黨的鼎力相助,柯文哲的總統大位永遠只是美夢。
 

民調戰已經響起進攻號角,這場艱難的選戰,當然是民進黨的考驗與折磨,更是蔡總統與賴前院長應該共同承擔的戰爭。面對中共無所不用其極的統戰、心戰與選戰手段,台灣人民應該提醒自己,防備之心斷斷不能減少。
 

※作者為自由作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