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總統重任在拿捏和中國折衝的分寸 

徐子軒    2019年07月22日 07:00:00
台灣欲維持現狀,不能只夸言不要懷疑台灣人民追求民主的決心,還要有抗擊中國打算將一國兩制套在台灣頭上的策略。(圖片擷自CNN)

隨著國民黨總統初選底定,台灣正式進入2020年總統大選之爭。雖然兩大黨尚未短兵交接、其他候選人仍在蠢蠢欲動,但要知道此役攸關台灣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前途之重要性自不待言。對於下任總統的外交政策,至少有兩個條件必須具備,一是維護民主價值,二是善用戰略地位。

 

首先,當台灣人流傳著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等囈語,卻不知道在政治或經濟之上,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即為價值。在審視價值時,會發現自由民主歸自由民主、不自由民主歸不自由民主,以及印太歸印太、帶路歸帶路,也就是說奉行不同價值的國家將會出現陣營區分。

 

在新冷戰的前提下,維持現狀固然是華府期許兩岸的最高原則,但若是華府自身都試圖打破由中國逐漸占上風的現狀,那麼台灣勢必也得有所調整。因此,未來的維持現狀,不能只是夸言不要懷疑台灣人民追求民主的決心,還要有抗擊中國打算將一國兩制套在台灣頭上的策略,而這絕對不會是和平協議所能抵禦。

 

正如美國副總統彭思與國務卿龐培奧所言,台灣最重要的價值便在於示範中國民主。是故,下任總統應該思考轉守為攻,以積極姿態面對中國的侵害人權等行為,也更可獲得世界各地守護自由民主者的支持。

 

再者,下任總統需要精準衡量時勢而又能彈性應對。沒人會懷疑中共收復台灣的決心,但更不要低估的是,美國捍衛台灣的決心。要知道,台灣議題從來不是台灣議題,它是美中太平洋爭霸的一個環節,更是格外重要的戰略點。

 

從中國建軍以來,一直懷有藍海艦隊的夢想,希望能將勢力由大陸向深藍水域延伸,由守勢轉為攻勢。據此,北京致力於推動美軍遠離西太平洋,無論是發展返航母導彈、南海造島、制裁韓國薩德事件等,都是為了使其海空軍能進入更廣泛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並孤立、進而佔領台灣,成為東半球霸主。

 

但美國會就此退讓嗎?從二戰中英勇的血戰太平洋諸島,到二戰後重建日本、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事件,早已讓美國人確信美國不只是西方國家,更是太平洋國家。而華府從東京到坎培拉一系列的軍事條約,除了國安與經濟的重大利益,亦有歷史與情感的承諾,這些也不是鮮少同盟的中國人能夠理解。

 

如今在美國,不僅自由主義鷹派群起圍剿中國,具體反映在技術威脅論上,像是華為5G技術的影響;重商保守主義的共和黨人也主張壓制,最明顯的即是對中經貿政策的和戰,但無論是否以戰迫和,美國都必須比中國得到更多,而非如過去不了了之。

 

在美中調整經濟對抗政策的當下,不難發現雙方的鴻溝甚深,絕非中國方面所言利益大於紛歧,因為涉及了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盜竊智財權等根本性的問題。經濟的緊張會激起軍事的風險,於是越來越常發現美中在南海、台海等地的軍艦穿梭,雙方雖有意願管理,但不能排除有擦槍走火的可能。

 

更進一步來說,這種現象代表自由世界秩序的逐漸消退,地緣政治競爭的正常時代已經開始,貿易關稅戰不過是其中的極小部分。台灣身處其間,既要加速分散風險,亦要能懂得凸顯自身價值,如何拿捏與中國折衝的分寸,就是下任總統的重責大任。

 

※作者為LUCIO策略總監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