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你只想到你自己 又甘做「中共代理」

宇文自由    2019年09月13日 00:00:00
民主自由與公民權利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需要耗費許多的代價去爭取,也應此更值得用盡心力去守護。(湯森路透)

歷時超過三個多月的香港「反送中」運動,看似在港府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將「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下暫時落幕;但這只是對百萬港人堅持的「五大訴求」所做出僅僅「五分之一」不到的回應,這條爭取民主自由與應有權利的漫漫長路,想必仍會繼續有著更多人一起走下去。

 

而無論對香港或臺灣來說,這場舉世矚目的超大型社會運動,至少給了我們兩個刻骨銘心的感受:民主自由與公民權利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需要耗費許多的代價去爭取,也應此更值得用盡心力去守護;以及,不要輕信專制極權政府的所謂「承諾」,亦永遠不該指望那些「中共的好朋友們」能帶給你些什麼,畢竟有時,他們甚至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政黨與政治人物,都不夠格。

 

和親北京建制派87%像的話術

 

回想國民黨在香港「反送中」運動裡從始至終的表現,即可發現這個長年強調自己是如何「心繫兩岸、在乎民主」的百年大黨,竟是對發生在香港的公民運動與社會抗爭「靜默」地可以。偶一用黨主席或黨中央名義發言之,卻從來不是對暴力鎮壓人民的港府或幕後黑手的中共,採取最基本的譴責或呼籲,而是假裝中立理性地在那邊「呼籲抗爭者要理性(卻絕口不提政府與黑警力量的滲透與反串)」、「不希望有衝突和暴力發生(卻不敢直斥那來自於港府與武警的暴力與鎮壓)」、「期待香港早日恢復平靜(其實就是在痛罵抗爭者,只是比較隱晦而已)」──這樣的話術,根本和香港親北京的建制派們有87%像,都只是「偽裝」成在地政黨,但卻實則為「獨裁夥伴」。

 

見識與格局俱低的「總統級」參選人

                                                                                             

而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更是在香港議題上表現地荒謬與丟臉無比。在「反送中」運動爆發前,他先是去了香港在那邊「讚嘆『一國兩制』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後還一腳踏進了中聯辦裡;連港媒都不禁要諷刺他是準備「選特首」,他本人卻只會嘻皮笑臉地重複自己只是想「多交朋友」──結果,韓市長顯然對香港這個「新朋友」關心甚少,先是對國際眾所矚目這場香港歷年最大型社會運動「不清楚、不了解」,後來終於等他「清楚了解」後,出言批評的卻是港人自主發起的「大罷工」,以及心心念念著所謂「希望不要影響投資跟觀光旅遊的意願」──這樣的格局、這樣的見識,你說他竟然是臺灣第一大黨推派的總統參選人,真的是丟臉至極。

 

「香港流血,臺灣補血」到底是在鬼扯啥?

 

而當你以為國民黨與韓國瑜所能表現出的丟臉與荒唐,如果只有這樣的話,那你就錯了──國民黨與韓國瑜在香港議題上的「驚人之語」,更表現在既不敢對真正造成動亂的港府與北京出聲譴責,更竟要轉過頭痛罵那些與香港人民、民主自由與公民權利站在同一邊的人們。這點,你從他們近來在造勢場合上的慷慨陳詞便可讀出:「香港人在流血,蔡政府卻在補血」這樣的荒謬論述一再被重複,卻跟什麼「禿子跟著月亮走」一樣,念起來順口,實則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合理之處或邏輯貫通──簡言之就是:「你到底在鬼扯什麼?」

 

許多港人付出流血的代價在抗爭是事實,但,你卻不敢去罵那些打人的黑警與流氓,甚至不敢去批評那個造成兩百萬港人都被迫走上街頭的極權政府──反過頭,罵的卻是因為和人民站在一起,堅決支持港人權利、反對被中國併吞,而獲得大多數民意支持的蔡英文總統及民進黨政府──這不就難怪,國民黨與韓國瑜的民調會繼續直落,甚至也被國際社會越來越看不起了嗎?

 

國民黨在這次「反送中」事件裡的表現當真是糟糕到罄竹難書,這還不包括總是選擇對中共極權政府靜默的他們,在能把香港議題當作攻擊臺灣政府的工具時,倒是活躍地可以。包括一方面派了許毓仁當「形象代表」去接見黃之鋒表示支持,另方面卻仍不忘由林奕華出來藉黃之鋒痛罵民進黨欺騙;而在9月15日在臺灣即將發動的撐香港大遊行,國民黨卻選擇了大辦一場自己歡迎臺商的「中秋聯誼」,在港人聚集、臺港同心共反「紅色滲透」之際,國民黨仍忙著要當「中共政治代理」……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政治工作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