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來襲,在疫苗問世之前,不同程度的減少活動,包括隔離、封城,甚至鎖國,就成了最有效的抗疫手段。而這恰巧命中了人類社會賴以維持與繁榮的兩大要害,包括社交群聚的本能和勞動分工,所以影響的確「嚴重與特殊」,各方面的震盪也將接踵而來。
「挫敗是進步的重要成分,障礙與衰退則孕育著機會」,一生精彩萬分的赫緒曼,由於深刻體察人類處境的複雜性,在他的著述中更是高舉「可能性主義」(Possibilism)。不管未來世局或病毒如何演變,或許我們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赫緒曼此一樂觀勇氣。
最近剛好接受廣播節目「經典也青春」的邀請,希望我跟年輕世代推薦些私房且歷久彌新的好書,我毫不猶豫地搬出赫緒曼和他的幾本代表著作,而且仔細回想,和他在知識上還頗有淵源。儘管疫浪翻天覆地,此時讀經典,更有滋味。
1915年出生於德國柏林,2012年在美國離世的赫緒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其先祖可能從事和「鹿」(der Hirsch)相關的行業,姓氏如果直譯的話即是「鹿人」,德語則為Hirschmann。雖然他拿的是經濟學博士學位,卻在政治經濟學各領域大放異彩,是個滿手思想火種的傳奇人物。
赫緒曼後來的發展境遇同二戰前夕很多德語區的猶太菁英一樣,為了避免納粹迫害而落腳美國。比較特別的是,他先在法國加入地下組織展開救援活動,最後自己再逃離險境。有關赫緒曼的生平事蹟和在知識領域的傑出表現,吳乃德教授在《反動的修辭》(吳介民譯,左岸文化)一書的導讀中已多所著墨,這裡就不多談。
在公平會服務,要不看到赫緒曼的名字也難。原因在於,我們的主要任務即在於維持市場交易與競爭秩序,相應或同時保障消費者權益,所以遇有「限制競爭」的結合、聯合行為等相關案件,首先要問的不外乎,這些廠商可有能力濫用其市場優勢地位?特別是指任意調整價格的能力,亦即所謂的市場力或壟斷力。
而如何衡量產業(供給面)的「市場集中度」,更在初判過程中屢屢扮演重要角色。方法之一是簡單加總前面幾家(4家最常用)的市占率,另外則是加總各家市占率的平方(自乘,所以給予市占較高的廠商更大權數)。後者因為富有經濟意義,所以更常使用,一般稱之為「赫芬道爾─赫緒曼指標」(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簡稱HHI),以表彰兩人先後提出此一概念的貢獻。
其中,赫芬道爾(Orris Herfindahl, 1918-1972)是研究自然資源的美國經濟學者,他在1950年的博士論文中,率先將此方法應用於鋼鐵產業的集中度測量。既然HHI的適用主場是在產業經濟,所以第一個H放的是赫芬道爾也很合理。雖然赫緒曼提出此一概念的時間要更早些,但其研究對象乃針對貿易集中度。
1945年赫緒曼出版他的第一本書《國力與外貿結構》(”National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研究二戰前夕的納粹德國,如何透過「經貿手段」將東南歐國家納入勢力範圍。重點在於,國與國之間一旦在貿易結構上出現「不對稱互賴」(asymmetric dependence),對小國將非常不利,因為對其有政治企圖的大國,更有工具迫使小國屈服。至於小國如何逃脫此一困境?赫緒曼建議可透過高度國際化來分散風險。我自己後來從事兩岸經貿研究,也深受赫緒曼此一觀點的啟發。
另外,記得當年在研讀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時,一定都會討論他的「不均衡發展策略」(《經濟發展的策略》,1958),亦即有些部門必須優先領航、序列式解決問題,而非全面且同時成長。換言之,左右兩派的計畫經濟和自由放任都不足取。此外,工業化過程中選定產業以充分發揮「向前關聯、向後關聯、消費關聯」(linkage)效果,也是出自他的手筆,不管同不同意,這些詞彙大家早已耳熟能詳。
《脫離、呼籲與忠誠:對企業、組織與國家衰退的回應》(Exit, Voice, and Loyalty, 1970)則是赫緒曼的另一本名著。無論是員工或消費者,「脫離」皆隱含著選擇與競爭的可能性,通常屬於市場機制;「呼籲」(或抗議)則是民主的具體表現形式,比較偏向政治範疇。面對衰退中的組織,無論是企業、國家或政黨,呼籲或抗議意味著仍有期待,逕自脫離有時反而對彼此都不利。特別是「忠誠」何時具有「延緩脫離決定」並「強化呼籲功能」的作用,更是耐人尋味。
關於赫緒曼的學術貢獻這裡顯然無法盡書。倒是最近全球各地都在熱議一件事,何時與如何讓經濟與社會活動慢慢恢復正常,亦即「逃離策略」(exit strategy),而此一詞彙,根據現代流行詞源專家威廉·薩菲爾 (William Safire)的考證,更是出自赫緒曼。
※作者為公平會委員、奧地利Innsbruck大學經濟學博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