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政騏的投書,雖然彼此是多年好友,我跟他對於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這一局的看法並不相同。聽聞政騏欲參選民進黨的台北市黨部主委一職,他身為可能的當選者,我需要花些心力點評他對於民進黨在台北市的發展戰略。
我先總結政騏這篇投書(以下簡稱朱文)的論點:朱文希望民進黨內的市長潛在人選(姚文智,鄭麗君,蘇煥智,羅文嘉)都能積極參與黨內初選,然後勝出的這位黨提名人再跟柯文哲進行民調比拚。這說穿了,就是二階段民調再來一次。
2014年,民進黨在台北市缺席,改以支持柯文哲的方式,技術性擊倒國民黨。可是各位還記不記得,20年前的台北市,1994年,民進黨提名陳水扁,以「快樂、希望」為主軸,贏得光榮的勝利。
不要忘記,台北市才是黨外/民進黨的發源地。想想黃信介,康寧祥,江鵬堅,陳水扁,謝長廷這些風流人物,他們在台北市的政治演講曾經是萬人空巷,他們掀起的改革浪潮改變了整個台灣。
現在的民進黨看似完全執政,卻在首都市長提名的部分裹足不前。我主張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這一局,應該自己提名人選。第一次(2014年)缺席,可以解釋為戰略。第二次(2018年)如果再缺席,則是一種墮落。
柯文哲市長的言行對於民進黨執政造成諸多困擾,原因之一是台北市議會不能善盡監督之責,讓柯文哲把心力放回台北市政。民進黨在台北市被選出這麼多席的市議員,卻不知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同為民進黨籍的市議員,對於柯文哲卻有著「柯黑」與「柯粉」的天壤之別。這種對於民進黨的分化戕害,豈是以「首都不能讓國民黨拿去」一詞搪塞?既然不想讓國民黨拿回去,執政黨就該依正道而行,提名最優質的人選,如同當年的陳水扁,正大光明贏回台北市的民心。
二階段民調這種戰略看似擊倒了國民黨,卻也重傷了民進黨,實在不足取。在首都台北市,民進黨其實有著許多潛在的候選人,除了朱文提及的這四位(姚文智,鄭麗君,蘇煥智,羅文嘉),段宜康也是不錯的市長人選。
最重要的是,民進黨自提人選這個政治方案並沒有排除柯文哲,只要他願意入黨並堅持台派立場。他當初勝選的社會基礎其實是Green-Plus(以民進黨群眾為主體的擴散),給了柯文哲4年的執政光陰,如果還不敢揹民進黨黨旗,這個從政的氣魄與膽識,可真是遠遠不如當年揹著黨旗光明磊落勝選的阿扁市長。
※本文作者為前柯文哲競選辦公室主任/現為民進黨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