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高雄幫?別鬧了,那是你不懂什麼是財政幫

徐祥輝    2017年11月23日 07:00:00
慶富聯貸案中的公股銀行日前遭究責,包括第一金控、合庫金和台灣中小企銀三家公股行庫皆換上新董座,卻引「走了財經幫,來了高雄幫」的批評。(畫面合成/圖片取自本報資料照/台北捷運公司、中央存保公司、資策會)

近日行政院一舉撤換三家泛公股行庫,換上三位新任董座。而無巧不巧,這三位新任公股董座,都剛好在高雄銀行任職過,因此引發了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賴士葆與費鴻泰召開記者會,批評雖然換掉財政幫,卻引來了高雄幫,更形容是陳菊在公股人事鬥爭的大勝。

 

事實上,既有人這群公股董座之所以被稱為財政幫,是由於先前幾任的公股行庫董事長、總經理,許多畢業於政大財政系、所,再加上先後於財政部銀行局(現改制為金管會銀行局)、國庫署等單位任職,退休後轉任公股人事。

 

然而光是這些人多畢業於政大財政系,並不是太大的問題,政大財政系本來就是培養財政官僚人才的重要科系。最重要的是,這群人上台後互相「拉幫結派」才是外界所不能忍。林全上台後提拔了兩位同學擔任財政部長、以及金管會主委,就讓人有用人唯親之爭議,再加上現有公股董座,若又與這群官員有了學長學弟、學姊學妹的關係,這種「倫理輩份」更可能阻礙了主管機關扮演監理角色的份際與能力,而同一群人今天是財政部的「裁判」,明天又是公股行庫「球員」,你說在任時可以落實管理者的角色,說真的,沒有人會相信。

 

猶如現任華南銀行董座吳當傑,就在台新與彰銀權之爭充當財政部的穿線人,施壓卷商,試問一個已經從財政部退任下來的公股董座,能有如此權力嗎?這不就是「球員」兼「裁判」的最佳惡例嗎?

 

如上述所說的,財政幫有其形成的制度性因素,這也是韋伯曾經說過,官僚組織傾向自我增生、擴權的本質問題。這才是現有公股制度,連同財政幫最需要被改革的部分。然而,這三位立委不理解財政幫的真正成因,卻又隨便安上「高雄幫」的罵名,我想那真的是不懂這個制度的外行人。可惜很諷刺的是,這些立委,卻又是號稱有財金專業的人,豈不是令人感到無奈。

 

※作者於私人金融機構研究部門任職

 

【延伸閱讀】
●【內幕】究責慶富聯貸案換3董座 打破老藍男壟斷公股行庫
●投書:慶富案找出兇手了 那財政幫的問題呢
●金管會查慶富聯貸案 顧立雄:已對一銀等六家銀行實地金檢
●投書:慶富案對金融業的啟示-「董座犯錯,行員承擔」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