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研發長李芳仁近日指出,教育部現在分配經費「公平卻沒想法」,各大學搶同一塊餅,各校之間「內耗太多」,教育部沒把經費「花在刀口上」。其實在兩個月之前,「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顯示台大輸給了經費預算差不多的中國蘭州大學,當時輿論便已經開始質疑:台大排名後退,單純是因為錢不夠嗎?
以下讓我們看看,台大高層是否內耗太多,沒把經費花在刀口上。
台大 104 學年度第 6 次校教評會,針對園藝系李國譚老師之不續聘案通過決議: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案經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駁回後,台大竟於105 學年度第 1 次校教評會決議提起抗告。關於李國譚老師之不續聘案,最高行政法院已於2017年8月宣判,駁回台大所提之抗告,台大必須補發李師自103學年度起的聘書,並支付訴訟費。台大高層心有不甘,竟在行政會議決議,針對此一訴訟案提請釋憲。
2017年11月,最高行政法院再針對李國譚老師的升等案宣判,駁回台大所提之上訴,台大必須支付訴訟費。判決書嚴詞指出,並非任何涉及大學事務者,均得「冠之以大學自治及學術自由,藉詞脫免教育主管機關之監督與法律之規範。」
大學自治的問題,也是校長候選人發表治校理念的重點之一。吳瑞北教授指出,自己曾經目睹前校長楊泮池在教育部施壓之下宣布不續任校長,象徵「校園自主退後廿年」。其實,台大學生會曾在2017年3月31日發表聲明,要求「楊泮池校長就其行政疏失負起相應責任並接受各界檢討:本會尊重楊校長於3月18日校務會議上『不續任校長』之決定,希冀其能於今年六月份任期屆滿前,完成各項校務交接事項並主動辭職。」楊泮池教授不續任校長,似乎並非單純因為教育部施壓,而是跟行政疏失有關。
2016年11月11日晚上,楊校長與郭明良、張正琪教授在校長室「喬事情」,直到現在,楊泮池教授並未針對以下兩件事做澄清:第一,在當晚的密談中,楊校長疑似向萌生辭意的郭明良表示,會替郭安排藥廠職務;第二,楊校長在當晚的密談中疑似表示,論文造假案的調查委員人選,他自會安排。本人曾經提出第10022、10095、10559則校務建言,建議校方說明以上兩件事,台大秘書室及人事室至今對此避而不談。
另一位台大校長候選人陳弱水教授,則以具體行動捍衛大學自治及學術自由。陳弱水教授擔任台大文學院院長期間,在他主持某次院務會議中決議:音樂學研究所教師升等論文每篇要超過7500字(英文期刊論文)。我曾經以email詢問陳弱水院長,是否贊成音樂所的升等內規對於論文篇幅作出限制,陳院長並未回信,似乎默認:文學院各系所可以制定比母法更嚴格的升等內規,以符合各學科的特色。所謂的學術自由與人文素養,果然奧妙無窮。
本文的最後,願以張慶瑞教授的諄諄教誨,來祝福台灣的高教發展。
106學年度開學典禮暨新生學習入門書院始業式上,代理校長張慶瑞教導新生三大精神:要認真、要認輸、要認錯。張教授致詞指出:「在真理前面一定要認錯,不能強辯。你學的學問可能很多元,在各種方向各種領域。有人文社會,有自然科學。當你發現你有錯的時候,不管是你的老師,你的同學,不管是書本。不要學會社會上一般人的強辯方式。
在此建議台大高層,以三項行動示範張慶瑞教授所說的三大精神:(1)認真修改不合理的升等及評鑑法規,認真把學校經費「花在刀口上」,而非用來支付訴訟費;(2)敗訴就要認輸,不要再提請大法官釋憲,貽笑萬年;(3)當初決議上訴或抗告的校教評委員,請承認錯誤,並請台大高層檢討「內耗太多」的陋習。
※作者為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參選校長給問嗎】張慶瑞暢談台大願景藍圖 陳弱水等以加薪爭取支持
●【台大校長遴選】張慶瑞遭指球員兼裁判 獲教育部助攻成「最強地頭蛇」
●傳台大校長提名人周美吟是「愛徒」 李遠哲駁:她讀物理我念化學
●台大新任校長候選人名單出爐 管中閔、張慶瑞、王汎森入列
●楊泮池獲頒木鐸獎 阮麗蓉諷:肯定激勵更多盧麗安
●阮麗蓉:台大學術造假案仍未落幕
●論文造假風波引發誠信危機 台大決議通過「楊泮池條款」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