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深夜,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實施戒嚴,但該措施僅維持約6小時便被國會全票決議撤回,隨即引發在野黨的強烈批評,指責尹錫悅違憲並損害民主。翌日,包括共同民主黨等六個在野黨聯合向國會提交了彈劾案。
根據南韓憲法第65條,總統彈劾案需獲得國會三分之二以上(至少200票)的支持才能通過。一旦彈劾案通過,被彈劾者立即暫停職務,且不得行使權力或延長任期,也無法獲得刑事或民事豁免。此外,依據1988年制定的憲法法院法,憲法法院需在收到彈劾案後的180天內作出裁決。若被彈劾者在裁決前離職,案件將被駁回。
在2024年4月10日舉行的第22屆國會選舉中,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獲得175席,連續第三次成為國會最大黨。執政黨國民力量取得108席,雖較上屆略有減少,但仍保有阻止修憲的門檻。新成立的祖國革新黨在比例代表選舉中獲得24%的選票,取得12席,成為第三大黨。
目前南韓國會300席的分配如下:
共同民主黨:175席
國民力量:108席
祖國革新黨:12席
其他政黨及無黨籍:5席
在野黨掌握175席,加上部分中立或小黨議員的支持,共累計192席,距離彈劾案通過還差八席。而執政黨黨團會議,通過決議,不支持彈劾,擔心目前彈劾後改選,對執政黨不利。但黨內對戒嚴令是不滿,希望尹錫悅能自動請辭。若彈劾案在國會通過,總統將不再能夠履行職責,總理將成為代理總統。將進入憲法法院審理,由9名法官中至少6人同意方可生效,彈劾案就可通過。總統被免職後,須在 60 天內舉行新的選舉。倘若成功,尹錫悅將成為韓國史上第三位遭彈劾的總統,且可能是第二位被正式罷免者。
盧武鉉彈劾案(2004年)
2004年,時任總統盧武鉉因涉嫌違反選舉法遭國會彈劾。雖然彈劾案在國會通過,導致盧武鉉短暫停職,但憲法法院在兩個月後推翻了彈劾決定,盧武鉉恢復總統職務。此案引發輿論爭議,因為民眾多數支持盧武鉉,而他的執政黨並非國會多數。在野黨試圖藉彈劾提升支持率,但最終適得其反,甚至在當年的國會選舉中失利。
朴槿惠彈劾案(2016-2017年)
2016年,朴槿惠因「崔順實干政醜聞」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彈劾下台的總統。此案的導火線是朴槿惠的親信崔順實被指利用與總統的私人關係非法干涉國政,並從多家大型企業籌集資金到私人基金會。此外,朴槿惠對2014年「世越號沉船事故」的應對不力也讓其民意支持率進一步下滑。最終,崔順實被逮捕,而朴槿惠在接連三次公開道歉後,仍無法平息民眾的憤怒。
自2016年10月起,韓國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至12月初,朴槿惠支持率跌至4%,而民調顯示有78%的韓國人支持彈劾案。12月9日,國會以234票對56票的壓倒性多數通過彈劾案,朴槿惠即時停職,由國務總理黃教安代理總統職務。
2017年3月10日,憲法法院全票裁定彈劾案成立,朴槿惠被立即解職,成為韓國首位因彈劾而下台的總統。法院認定「崔順實干政」的相關指控成立,並足以構成彈劾理由。判決當天,朴槿惠獨自在青瓦台觀看直播,對結果感到震驚,並拒絕公開發言。其後,韓國提前於5月9日舉行第19屆總統選舉。
尹錫悅的戒嚴決定和隨後的彈劾案,標誌著南韓政治進入新一輪動盪期,尹錫悅自己給在野黨一個彈劾的實質理由。國會投票預計於12月6日至7日進行,若彈劾案通過,將開啟憲法法院的審理程序。歷史經驗表明,韓國憲政體制的成熟與民意的強大推動力,或將再次塑造國家政治格局。
未來數日,彈劾案的進展同時也是尹錫悅下台倒數計時的開始。
※作者為淡江大學外交系中國大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