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名暉:併加拿大、購格陵蘭 川普不是隨口說說

湯名暉    2025年01月21日 07:00:00
若美加關係因川普強硬談判而惡化,中國將趁虛而入加拿大,從經貿與關稅議題製造美加兩國的矛盾。(美聯社)

自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James Monroe)宣示「門羅主義」以來,華府歷屆政府無不視西半球為自己的戰略腹地。過去這套原則主要用於排除歐洲列強對美洲事務的介入,川普今日重提對加拿大的「第51州」論、對格陵蘭的「收購」計畫,以及對巴拿馬運河「奪回控制權」的高調呼聲,則是在因應中國在資源、基礎建設與市場布局上的快速擴張。若門羅主義曾是美國「守護後院」的起點,今日的局勢則象徵更全面且複雜的地緣政治攻防,以及美中相互在核心地區競逐的序曲。

 

加拿大:「第51州」的話語與北美摩擦

 

川普近來以批判式的語境反覆強調,若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美方可大幅降低在全球供應鏈重塑與製造業回流上的風險。此一政治修辭無疑衝擊了美加之間歷年累積的互信,也引發加拿大國內的廣泛批判。時任總理杜魯道與前外交部長喬利迅速回應,重申「加拿大的主權不容挑戰」,並強調渥太華期盼在平等互惠基礎上維持與華府的夥伴關係。

 

基於地緣政治事實,美加雙邊關係向來緊密,不僅有龐大的貿易額互通,亦在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和北約架構下協同運作。然而,川普拋出的「第51州」說法,或讓部分加拿大民眾重新審視對美國的過度依賴,呼籲政府轉向歐盟或亞洲,以分散市場風險。此時,中國對加拿大能源、礦產及科技領域的興趣仍在虎視眈眈。若美加關係因川普強硬談判而惡化,中國將趁虛而入加拿大,從經貿與關稅議題製造美加兩國的矛盾。

 

格陵蘭:北極地區的戰略角力與前哨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作用,北極地區已不再是荒蕪之地,中國積極推動「極地絲綢之路」,在科學研究、資源開採與港口建設方面深度布局;俄羅斯亦加速部署破冰船與軍事設施,意圖掌握北極航道與油氣資源。川普此時高調重提「格陵蘭收購」,表面上是強化美國在北極的軍經優勢,實則也透露了因應中俄勢力交織的戰略焦慮。

 

川普再次表態有意「收購」格陵蘭,讓全球視線聚焦在北極的潛藏價值。格陵蘭名義上隸屬丹麥王國,但近年在自治與獨立的議題上逐漸走向自主。此地蘊藏稀土、鈾礦等關鍵資源,氣候變遷引起的冰層融化則加速北極航道的商業化開放,使格陵蘭成為「北歐—北極」軸線下大國競逐的新熱點。2010年迄今,香港上市公司廣新控股(General Nice Group)在位於格陵蘭西南部Isua尋找可投資的礦權,中資企業盛和資源(Shenghe Resources)則於2016取得Kvanefjeld的稀土礦區的部分股權,值得注意的是該礦區也有鈾礦。

 

面對美中競逐的態勢,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明確聲明「格陵蘭不出售」,格陵蘭自治政府領袖埃格德(Múte Egede)也表示,格陵蘭的未來只能由當地人民決定,基於國家利益的前提保持待價而沽的態度。美方若持續以「收購」等手段彰顯對北極地區的控制能力,將衝擊丹麥與北歐國家對華府的信任。

 

川普近期對加拿大、格陵蘭與巴拿馬運河的表態,反映美國再度喚起「門羅主義」意識形態。(美聯社)

 

巴拿馬運河:羅斯福推論的當代化

 

在美洲範疇內,巴拿馬運河一向是全球航運的關鍵樞紐。川普對巴拿馬政府喊話,若不降低運河費用,美國將重新「奪回」控制權,讓外界回想起20世紀初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介入運河區的歷史。儘管最終運河於1977年在卡特總統任內的協議安排下歸還巴拿馬,美方的戰略利益仍然持續存在。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José Raúl Mulino)和運河管理局一致強調國家主權至上,也提醒華府遵守既有的國際條約。拉美各國近來對美國的外交手段保持高度警惕,美洲對話(Inter-American Dialogue)與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等智庫紛紛警示,若美方以高壓手段處理「運河費用」爭議,恐將加劇反美情緒,並且錯失原先親川普的政治氛圍。

 

值此之際,中國不斷強化其在拉美的投資網絡,如協助建設港口、自由貿易區及週邊基礎設施。倘若華府與巴拿馬關係生變,中國自然可藉此鞏固經濟布局,提升在運河周邊與整個拉美地區的影響力。中國在去年11月的APEC會議期間,高調宣揚秘魯錢凱港(Megapuerto de Chancay)聯通亞馬遜的開發計畫,以及對拉丁美洲電動車市場的企圖,拉丁美洲的立場並非一面倒向中國。川普的強硬立場或許是策略,但也有可能流失當地的民心。

 

美中博弈的延伸與我國策略思考

 

川普針對加拿大、格陵蘭與巴拿馬運河的高調操作,可謂「門羅主義」在21世紀的一次當代化演繹。一方面,延續了美國自19世紀以來以西半球為勢力範圍的傳統定位;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深度連結與國崛起的雙重壓力下,試圖搶佔先機、阻擋「中國在美洲與極地的進一步擴張。

 

對中國而言,加拿大的能源與礦產、格陵蘭的稀土和北極航道、以及巴拿馬運河的全球航運樞紐,都構成全方位的經貿與戰略機遇;對美國而言,則是確保「後院」與「極地」的主導權不被分食。這些情勢變化並非侷限於雙邊關係,而是牽動更廣泛的地區安全與全球地緣勢力重組,特別是美洲與東亞邊緣地帶的勢力盤整。

 

對我國而言,在全球與區域秩序重塑之際,需要審慎研判美方對拉美外交以及北極議題的資源分配;同時,也應評估中國對運河與加拿大礦產等資源的掌控度,謹慎尋找可能的合作或因應空間,避免半導體與電池產業發展所需的關鍵資源受制於人。持續透過與美方保持戰略溝通,保持對拉美地區的同步政策,我國才能在大國角力的縫隙中爭取更大迴旋。

 

演繹21世紀門羅主義的「川普主義」

 

綜觀川普近期對加拿大、格陵蘭與巴拿馬運河的表態,不僅反映美國再度喚起「門羅主義」意識形態,也顯示其試圖以強勢方式護持西半球與北極地緣的經貿戰略。然而,與19世紀或冷戰時期相比,當代的美洲與極地已被科技與資本改變原有的地緣政治面貌,中國在此積極擴張投資與外交,俄羅斯也針對北極地區積蓄軍事與能源實力,已是話語權與實力交織的前哨戰。

 

正在演繹當代版「門羅主義」的川普,或將發展出對於當代美洲整合論述的「川普主義」。這不僅取決於美國內部的政治環境與外交風向,也關乎包括加拿大、丹麥與拉美國家在內的區域回應,更關鍵的變數是中國在美洲外圍地區陸續展開的經貿、外交及軍事佈局。可以確定的是,在全球地緣政治勢力重組的這個歷史時刻,美國的「美洲整合」與「極地戰略」作為防禦核心區域的積極作為,並不屬於可讓利的範圍,必然是對中國有更多的防備。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東協經濟貿易文化發展協會研究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