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的議會主要爭議的是削減各項預算的事情,特別是針對國防方面,這包括了國造潛艇的預算,凍結無人機預算,以及各項國防開支。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台灣的議會在2024年的選舉中,被主張削減或限制國防預算比例的政黨聯盟佔據多數議席。
這樣的主張在台灣的確是有相當的支持者,他們堅信政府的錢與其花在國防,不如分給退休人士協助他們的子女投資房地產。對於相信台灣絕不會發生戰爭,並主張若被侵略時應該盡快投降就能減少損失的人來說,甚至批評基本上無力對外侵略的台灣是「窮兵贖武」。
而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之前他已揚言,台灣作為一個可能像烏克蘭一樣成為戰爭前線的地區,他的國防預算應該由GDP 3%升至10%,雖然川普一向發言比較浮誇不能當成他真正能接受的標準。但美國新任國防副部長柯伯吉也提出應該將國防預算升至GDP 5%,所以川普政府對台灣的立場是明確的:美國不滿台灣的國防預算太低。
川普會怎樣對付台灣?我們可以看川普怎樣對付加拿大與墨西哥,川普認為加拿大應負起讓芬太尼流入的責任,而墨西哥應該阻止非法移民,所以對兩國加課關稅壓迫對方就範。跟哥倫比亞的被驅逐者糾紛,更是威脅直接以很短期限提升關稅至50%迫對方就範,這些事例都顯示,川普的全球關稅主張,是一個用來強迫各國在政策上配合美國的棒子。
他的邏輯異常簡單直接:不是服從美國政策,就是要被提高關稅。從這點看,美國會大幅提高台灣半導體的關稅嗎?川普的確有揚言過要對台灣半導體徵 100%的關稅。可是台灣議會大部份立委的利益,似乎都跟半導體沒甚麼直接關係,甚至那些立委本身也是有心想要川普找麻煩,議會因此向川普妥協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結果應該是台灣被大幅提高關稅,議會死不妥協,當決策的人不用買單時,這是顯然的結果。
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下人工智慧晶片禁令,妨礙台灣合法出口到中國,其實是一石二鳥。畢竟除了抑制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外,禁絕台灣靠出口中國去拆解美國的關稅也很有效果,不過這終究解決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台灣的立委個人利益上不受影響的話,就算半導體產業要吃風,也不會有任何一方會妥協,甚至可能拖延到下次台美的大選。
這局是否完全無解?倒也不然,畢竟台灣之所以能夠如此強硬,靠的是政黨聯盟之間的團結,先不論這種團結背後有多少利益瓜葛,但只要美國或其他利益集團,有足夠的利益去拉走足夠的立委數量,這種以議席數量構成的抵抗力就會迅速瓦解。而台灣去改變美國的立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美國想做,這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到的,而台灣是否屈服,對於美國選民來說,並不那麼注目,也不迫切的議題,也許就先加關稅施壓試試看。去到某日川普政府感受到為半導體加關稅對美國經濟也是不利時,到時再動手改變台灣的議會構成也不遲。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學碩士,曾任教職,後轉行創辦公司並開發電腦遊戲《民國無雙》。為文透過人文視見,穿梭在東西歷史的誤區與文化硬傷間,懷抱理想但講求務實營運。現居香港。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