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反川普女力崛起 席捲美國期中選舉

蔡百蕙    2018年11月10日 00:00:00
今年的粉紅風潮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在於她們的反川普,幾乎40%的民主黨候選人都是女性。(美聯社)

「粉紅風潮」是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的新興現象,從地方到中央,多位女性的當選在選後證明pink wave實力不容小覷。第一次有西裔女性、穆斯林女性和原住民女性當選眾議員,其中一位還是公開出櫃的女同志,也第一次有不到30歲的女性被送進國會,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反川普,清一色都是民主黨員。

 

在女性眾議員當選人的「少數族裔」特色之外,僅僅選出女性眾議員,對於愛荷華州就是第一次,田納西州更是第一次選出女性參議員。同時間,美國仍有19州從未選出過女性進參議院。

 

在州層級的選舉中,南達科他州和緬因州更第一次選出女性州長。在該次選舉前,美國有22個州從未選出過女性州長,如今只剩下20個州,包括都會的紐約州和加州都從未選出女性州長。

 

今年的粉紅風潮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在於她們的反川普,幾乎40%的民主黨候選人都是女性,另一方面也在於可以突破創紀錄的基準點很低。

 

此次有史上新高的女性參選人競逐公職,也創下最多女性當選的紀錄,但女性候選人仍不到總參選人數的一半,已確認當選的96位新科女性眾議員,31位是首次當選,65位則是連任成功,這也不過將原先眾議院的女性席次佔比,從19.6%提升到22%。

 

就參議院來說,此次改選前,第115屆參議院的女性代表人數為史上最高,100位參議員中也僅有23位女性。根據總部位於瑞士的Inter-Parliamentary Union統計,在全球193個國家中(不包括台灣),美國的國會女性代表比例排名第104名,落後於巴基斯坦(93名)、孟加拉(95名),甚至沙烏地阿拉伯(102名)。

 

根據研究,過去美國女性參選公職普遍意願不高,說明國會女性代表比例一直偏低的原因。然而,美國?統川普執政2年來,頻頻發表歧視女性、分化族群的言論,加上限縮移民政策,或許是刺激年輕、移民後代、少數族裔女性參政的原因之一,期中選舉的結果該是他意料之內的壞消息,卻是女性政治勢力抬頭的大好契機。

 

※作者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國際政治碩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