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之災!澎湖馬糞海膽今開放採捕瞬間被掃光 海洋志工:連硨磲貝也遭殃

上報快訊/鍾知諭     2024年07月01日 15:30:00
澎湖馬糞海膽開放採捕第1天,就有許多民眾趁潮汐低潮,撿拾海膽。(海洋公民基金會提供)

每年的7、8月是海膽捕撈期,澎湖馬糞海膽今天(1日)開放採捕,北海各潮間帶海域,湧入大量撿拾人潮,不過,海洋保護志工巡查發現,比較偏僻的海域,海膽幾乎被盜採光,甚至保育類的硨磲貝也被採捕;澎湖縣府強調,若海膽殼直徑須低於8公分,未在規定時間內採捕販賣,將面臨3年以下徒刑,15萬元以下罰金。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表示,去年宣布人工完全養殖成功,並修法開放養殖海膽全面上市,希望可以減少人為採捕壓力,避免馬糞海膽滅絕,已有6家業者和種苗場合作人工養殖;今年馬糞海膽開放首日後,許多民眾都趁潮汐低潮「夜照」撿拾海膽。

 

據了解,今年馬糞海膽收購價出現落差,每粒40到80元,市場售價每粒則達150至300元不等,有些經驗豐富的漁民,甚至平均每人可以採捕200粒以上,還有赤崁村民,一家4口在2小時內,撿拾1000多粒,而相較於北海豐收,其他海域則產量不佳。

 

不過,日前卻傳出,未到抓捕季節,就已經有人盜採一空。海洋志工陳盡川指出,早在4月巡查時就發現,海膽有局部被盜採的現象,減少大概一半以上,有4分之3的區塊都被掃蕩光;也有業者坦言,海膽禁捕期已淪為口號,開放前就有人大量圈捕,放在固定海域,解令後就馬上捕捉上岸。

 

海洋保護志工團隊也發現,最多海膽出沒的海域,就已發生被盜採的情況,除了較偏僻海域的馬糞海膽,幾乎被盜採光,甚至連保育類的硨磲貝也被盜採;農漁局呼籲,每年只開放7、8月,其他時間一律禁止採捕和販售。

 

 

此外,澎湖縣府也祭出重罰,為了永續生態採補的海膽,海膽殼須直徑超過8公分,若低於規定,將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15萬元以下罰金,未在規定時間內採捕販售,也同樣會面臨一樣的處罰。(責任編輯:許雅慧、呂品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