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發生規模4.2地震 氣象署:大尖山斷層釋放能量

上報快訊    2024年12月01日 15:26:00
嘉義縣阿里山鄉今天(1日)上午8點57分,發生規模4.2、深度13.9公里的極淺層地震。(氣象署提供)

嘉義縣阿里山鄉今天(1日)上午8點57分,發生規模4.2、深度13.9公里的極淺層地震,雲林及彰化最大震度達3級。根據前中央氣象署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指出,繼11月25日南投竹山發生規模4.1地震後,今早又在阿里山有地震,這2起地震,都是從大尖山斷層釋放出的小規模能量,後續可能出現一系列小規模群震。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早8點57分嘉義縣阿里山鄉發生芮氏規模4.2地震,震央在嘉義縣政府東北東方46.2公里處,深度13.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為3級,出現在雲林縣草嶺、彰化縣彰化市。

 

郭鎧紋表示,引發「921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開始,接著斷層一直延伸到大尖山斷層及觸口斷層,形成一個很寬廣斷層帶。他說明,大尖山斷層依地質特性可分為2段,北段由南投縣竹山鎮嶺腳,向西南方向延伸,經桶頭、至樟湖山附近為內磅斷層所截,在1999年集集地震時有活動,近地表為右移形式;在桶頭以南至桶頭尾,地表可能產生分叉現象,分支斷層延伸約500公尺後併回主斷層。在大尖山斷層的南段,則由樟湖山附近向西南延伸,到嘉義縣竹崎鄉金獅寮與水社寮斷層、觸口斷層連接,不過,缺少可供觀察的露頭。

 

郭鎧紋說,據地殼變形的監測結果,大尖山斷層在1996至1999年間,上下盤的水平位移變化量不大,但1999年集集地震後,上下盤的水平位移變化量每年超過100公厘,直到2005年後,斷層上下盤水平位移變化量,才逐漸回復到每年5至30公厘,顯示大尖山斷層仍具相當活動潛勢。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也指出,「從去年到今年中南部地震確實較多」,從氣象署官方觀測,目前群震並不明顯,中南部最近發生規模2、3或規模4地震也都不大,同一地方未明顯類似規模地震,氣象署還不清楚所隱含的涵義,仍待後續再觀察。(責任編輯:許雅慧)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