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猝死頻傳!防低溫誘發心血管危機 做這8件事保命

上報快訊/胡玟惠    2025年01月16日 15:13:0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寒流來襲容易誘發心臟病與中風等急性病發作。示意圖。(取自freepik)

隨著寒流來襲,低溫成為健康的一大挑戰,尤其容易誘發心臟病與中風等急性病發作。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寒冷天氣特別危險,早起運動者應避免過早出門,建議等早上8-9點以後,或改為室內運動。此外,晚餐後也不宜立即運動,應待食物消化1小時以上再進行,並儘量選擇氣溫回升後外出。

 

健康署特別呼籲,具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以及有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家族史等高危險因子的民眾,更需留意寒冷對健康的影響,採取預防措施,安然度過寒冬。

 

另外,健康署也提出8大預防低溫危險的要點。

 

做好保暖


居家與外出需加強保暖,尤其頭頸部與四肢末端應重點防寒。建議使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方便適時調整。

 

暖身運動


起床後活動應緩慢進行,避免過於急促。建議先喝溫開水,再以漸進方式進行暖身,幫助身體適應低溫環境。

 

飲食與情緒管理


避免暴飲暴食,節制飲酒,避免情緒過度起伏;多攝取高纖蔬果,防止便秘;避免突然用力或劇烈運動。

 

謹慎泡湯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單獨泡湯或從事高風險運動。泡湯溫度應低於40℃,飯後至少2小時後再進行。

 

避開高風險時段


規律運動固然重要,但應避開清晨與晚間的低溫時段,以降低心血管負擔。

 

妥善控制病情


高危險群應規律服藥、定期回診,並量測血糖、血壓及血脂數值,同時保持均衡飲食、不酗酒、戒菸與適量運動。

 

攜帶緊急用藥


外出時隨身攜帶病歷卡、緊急用藥與醫療記錄,方便在突發情況下快速就醫。

 

掌握急救關鍵


出現心肌梗塞或中風症狀(如胸悶、氣促、冒冷汗、臉部不對稱、手腳無力或說話不清),應立即撥打119求救,並在專業救護下迅速送醫,以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低溫對健康的威脅不可輕忽,尤其是對高危險族群。透過保暖、防寒及健康管理,不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有助於安全度過寒流。(責任編輯:殷偵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