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正夯!世界各國近年紛紛提出「城市礦山」的概念,要從電子廢棄物中提煉金屬,而台灣作為一個戰略金屬資源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應提升循環經濟的技術。為此,中台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台資源科技)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金屬中心)在今天(20日)正式簽署兩項合作備忘錄,分別是「廢棄印刷電路板回收再生評估技術」和「廢棄鋰電池回收再生評估技術」,旨在保存台灣的戰略性金屬資源,並促進整體製造和廢棄循環產業鏈結的發展。
高附加價值循環技術研發計畫:實現高純度銅製程的里程碑
中台資源科技成立於2001年,至今已設立三座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工廠。其中,三廠專注於處理廢棄印刷電路板並回收其銅資源,市佔率約33%。中台資源科技目前已實現全循環回收零廢棄的目標,並生產再生產品「銅粉」和「混凝土摻料」。然而,台灣現有技術的回收銅粉純度僅約八成,迫使必須出口至國外精煉處理,導致重要戰略資源流失。為解決此問題,中台資源科技與金屬中心展開高附加價值循環技術的研發合作。
合作計畫將涉及【火法冶煉研究】和【濕法電解純化技術研究】。中台資源科技和金屬中心目標從2023年起陸續完成【無鹵銅粉火法冶煉製程技術】開發,以生產銅錠,其純度達到≧90wt%;以及【造渣冶煉技術】和【銅粉吹氧精煉製程】等開發,進一步提高銅錠純度,達到≧95wt%;最終達成【濕法電解純化技術】開發,以生產出純度為4N的陰極銅。
研發廢鋰電池回收帶來低碳節能的解決方案
此外,隨著電動車的普及,鋰電池的回收再利用成為重要議題。根據環保署統計數據,預計到2025年,二次鋰電池的回收量將達到約1,100公噸,而2030年,預計增長到1.02萬公噸,是2025年處理量的10倍。目前,國內廠商主要將鋰電池回收後進行簡單的攪碎和分類,使其形成黑粉、金屬和塑膠等組成部分。然而,由於缺乏相關技術,含有鋰、鈷等有價金屬的黑粉往往被運往海外處理,無法在台灣充分利用這些寶貴資源。儘管國內研發單位已經開發溶媒萃取和酸鹼分離純化技術,可用於獲得電池正極前驅物原料如氧化鈷,但對於鈷、鎳、錳等戰略金屬的製程技術尚未成熟。
為解決此問題,中台資源科技與金屬中心合作發展目標以【混合電極粉(黑粉)濕式電解分離前處理】技術,並運用【多道次選擇性電解沉積(提取)製程】技術,從鋰電池中回收鈷、鎳、錳等元素。這項技術將為鋰電池回收帶來低碳節能的解決方案,同時降低回收成本,增強市場競爭。
奠定永續發展高端技術基礎
中台資源科技與金屬中心的合作研發「廢鋰電池及銅精煉高附加價值技術」將推動台灣循環經濟創新,實現戰略性金屬資源的保存和再利用。這項合作將促進台灣在循環經濟領域的領先地位,並為未來的永續發展高端技術奠定重要基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