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費新冠疫苗接種本月22日開放第二劑混打,專家指出,英國9月13日起開打第3劑,結果發現,前兩劑混打AZ加mRNA或接種兩劑mRNA疫苗,接種2劑五個月後,保護力分別剩下44%、60%;若能接種第3劑,兩周後保護力再次上升到93%、94%。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指出,這個訊息,對台灣未來規畫第3劑接種計畫很有考價值。但他也0提醒,台灣疫情相對控制良好,第2劑覆蓋率也在逐漸提升,施打第3劑的考量應和其他國家有不同想法,要更加小心;若想提高免疫保護力、防範感染,「混打」也是種解套方式。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24日舉行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說,近日歐洲疫情再起,許多國家再祭出管制措施,如奧地利於11月22日起再度實行全國封城,先前更有上萬民眾於維也納街頭抗議。
陳秀熙指出,以色列去年底到今年初疫情嚴峻,今年初開打疫苗後,兩劑覆蓋率快速衝高,4月達到6成但拉升速度趨緩,還沒超過8成,以色列就逐漸放寬相關防疫措施,結果就在疫苗開打滿6個月之後,7月以色列的疫情再起。新加坡、英國、德國、美國也有類似現象,因此上述各國都已進入逐步擴大全面接種第3劑的階段。
陳秀熙表示,在疫苗接種率還沒打到八成就提早解開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極可能是造成疫情再起的重要原因,因為Delta變異株有高傳播力和免疫逃脫等特性,過去認為覆蓋率6、7成可達成群體免疫,現在已知恐怕需要極高的施打率才有可能。
他解釋,在高疫情地區若NPI解禁,即使打了2劑,也會受到只打1劑或沒有施打的人影響,造成突破性感染,對疫情再起的國家,第3劑很重要。許多科學研究證實,各種病毒株的中和抗體濃度都在施打第3劑後明顯增加,如英國某研究顯示,打第3劑後14天,個案的保護效益達到93%。
前2劑混打可衝高抗體濃度,但第三劑仍是勢在必行。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責任為,根據瑞典全國大規模研究發現,AZ+莫德納保護效益最高達79%,次之AZ+BNT67%,AZ+AZ也有50%。接種2劑AZ兩個月後,保護力降到40%,接種兩劑BNT後,六個月後降到29%,接種兩劑莫德納,六個月後則仍有59%,不過,若是混打AZ加上BNT或莫德納,二到四個月後,仍有五、六成保護力。
另外,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也指出,從美國研究發現,莫德納施打2劑六個月後,中和抗體濃度下降,以色列及美國針對BNT研究中也發現到類似結果,18到55歲接種BNT期滿8個月碰上Delta病毒,抗體濃度則下降到22%,65歲到85歲抗體濃度下降37%。然而,接種第三劑疫苗之後,18到55歲抗體濃度僅下降15%,65到85歲以上長者效果更好,抗體濃度僅下降8%。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