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跑馬燈出包調查報告出爐 監委糾正文化部

上報快訊/黃昭妍    2022年11月10日 21:15:00
華視新聞台多次出現跑馬燈誤植事件,經調查後確認無外力介入。(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華視新聞台跑馬燈日前多次出現誤植、出包的調查報告出爐,確認無外力介入,也查無刑事不法等情事。針對華視定位不明、內控機制改善等問題,3位監委今天(10日)提出6點聲明,糾正文化部,要求其加強督促,避免再出現類似錯誤。

 

華視新聞台自今年4月20日至5月13日播出新聞時,共出現7次錯誤,包含插播式字幕播出戰爭及防災、天然災害及極端氣候資訊、將行政院長職銜誤植為總統、美國職棒誤植隊徽、誤植上海確診人數、將總統姓名誤植為蔡EE、將「前」副總統誤植為「美」副總統等。

 

 

經監察委員賴鼎銘、葉宜津、林郁容調查後,今天提出6點聲明,內容如下:

 

一、 監委指出,該案經國安局發交調查局進行查證,確定並無外力介入;台北地檢署也查無刑事不法等情事,予以簽結。至於第1次錯誤播出,關於新北市有戰爭或天災的快訊文字,也經新北市政府證實,確屬他們商請華視預錄演習情境腳本。

 

監委表示,這是相關工作人員未遵守SOP所致生的疏失,華視共懲處22位人員;而文化部宜持續督促公視基金會對其關係法人華視加強監督,避免再發生類似錯誤。

 

二、 監委表示,文化部於今年5月25日的調查報告中指出,華視內控機制出現問題的主因包括「組織編制老舊僵化及聘用人力制度繁雜」、「新聞人力數量及專業知能不足」、「各工作人員職務角色定位及分工不明」、「設備老舊且多為手動操作」等。

 

監委表示,已請華視辦理包括「建立符合業務實際需求之組織編制及人事制度」、「提升人力需求以及人員專業品質,教育訓練需無時無刻進行」、「新聞SOP設計,須與工作人員權責相符」、「對老舊設備進行盤點汰換」,也糾正文化部與公視基金會,宜持續善盡監督管理及協助華視的責任。

 

三、 監委指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針對華視新聞台插播式字幕分別播出戰爭及防災、天然災害及極端氣候等訊息,已各裁處新台幣50萬元;將行政院長職銜誤植為總統,已發函要求改進;誤植上海確診人數、將蔡總統姓名誤植為蔡EE、將「前」副總統誤植為「美」副總統,這3案經決議「函請業者應落實新聞內控機制與新聞編審SOP」。

 

監委表示,NCC後續應持續檢視華視新聞是否落實內控機制與編審SOP,將其列為評鑑及換照的審查事項,督促華視確實、積極改善。另外,也盼以華視為鑑,要求其他電視業者新聞台引以為戒,檢視內控機制與編審SOP,避免出現與華視類似的錯誤。

 

四、 針對華視定位不明的問題原地踏步,監委提案糾正文化部,表示華視於2006年間雖已成為公廣集團的一員,但至今其定位仍處於「不公不民」的狀態,監察院早在2014年度的「公廣集團經營成效及問題之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中指出「華視定位不明及發展不利」等問題。

 

監委表示,文化部需對華視之定位審慎評估、加以界定並儘速排除發展障礙,事隔8年竟仍原地踏步、問題依舊。對於華視定位與發展上的問題,例如資產活化、經費補助等,應積極尋求共識,並在法制上加以解決。

 

五、 監委質疑,華視公評人特別報告與公視基金會說法不一。既然華視為了強化自律內控機制而設置公評人,應發揮其應有功能,如公評人建議有值得參考、採納之處,華視應予正視,若有與現況不符或誤解之處,華視也應與公評人溝通或澄清,以免變成各說各話。

 

六、 監委建議,華視應明賞罰並落實淘汰機制。諮詢專家提及華視工會是華視經營上需面對的問題,且華視要淘汰不適任員工也不容易,因此盼藉由本次華視新聞接連出錯的契機,將歷次錯誤關鍵明訂於規則中,「依規則、明賞罰」,將連續出錯的員工予以開除,除了有警惕的效果,也可落實淘汰機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