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通報攀升】15至24歲佔22.6% 每小時有4人企圖輕生

上報快訊/林育萱    2020年09月06日 15:25:00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6日舉行記者會,宣導民眾留意自身與周遭親友的心理健康。(紐時中文網提供)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6日舉行宣導記者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近年整體自殺率下降,但「自殺企圖通報」卻上升,約每小時就有4人企圖自殺,其中,以15至24歲占22.6%最多。

 

每年9月10日是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推動的「世界自殺防治日」,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也在6日,攜手衛生福利部舉辦研討會,呼籲社會各界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門精神,打造更緊密的社會安全網。

 

 

「情緒與精神障礙」占自殺原因8成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國內自殺率整體來說有下降趨勢。從2006年總計4406人的高峰以來,近年已經逐年降低,去年自殺死亡共計3864人。

 

不過李明濱指出,自殺企圖通報卻上升了,去年3萬5324人次,較前年的3萬3207人次、大前年的3萬0619人次增加,等於每小時有4人企圖自殺。分析自殺原因,約20%是承受極大壓力,不同年齡層有不同壓力,像是兒少有課業、同儕壓力,成人有職場、婚姻、經濟壓力等,80%則是有情緒與精神障礙。

 

根據統計,自殺通報個案以年齡層來說,以15至24歲占22.6%最多;其次是35至44歲21%;25至34歲18.8%。女性則為男性的1.82倍。李明濱強調「青少年是國家未來主人翁,我們一定要守住他。」

 

 

透過壓力管理、精神醫療分擔情緒

 

李明濱也鼓勵民眾,不管是因為承受巨大壓力或是因為情緒障礙而有輕生念頭,都會有一段發展歷程,這表示只要掌握前兆,就可以強化保護力道、避免悲劇發生。「重大壓力導致自殺平均也要1、2個月,嚴重的精神疾患,從開始到自殺可能也要歷經1年到15年。意味壓力可以透過壓力管理、情緒障礙可以透過精神醫療、心理衛生方面來幫忙他。」

 

衛福部次長李麗芬則說,台灣除了設有「1925」的諮詢專線外,更有一套獨步全球的自殺防治通報系統以及追蹤關懷服務,希望公私持續合力深化防治工作。

 

由於疫情也影響了部分民眾的心理健康,衛福部也提醒社會防疫同時也要多多留意親朋好友的心理壓力,從家人、朋友、民間與政府等面向,一起建構綿密的安全防線。(83萬假MIT遭海關扣押

 

 

 【熱門點閱】
●【全代會狂語錄】黨產遭凍怎解? 藍黨代表:爭取故宮收入歸國民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